[发明专利]单体钢绞线锚索及其孔口让压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33358.X | 申请日: | 2012-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771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杨建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E21D21/00 | 分类号: | E21D21/00;E21D20/02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王桂名 |
地址: | 31002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体 钢绞线锚索 及其 孔口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体钢绞线锚索及其孔口让压装置。
背景技术
单体钢绞线锚索是全煤巷道顶板、高应力区破碎顶板的一种常用支护手段,其结构由钢绞线、托板、孔口锁具组成。钢绞线承受拉力作用,它的一端用树脂锚固剂固定于锚索孔内,在锚固剂凝固后张拉钢绞线,锁具压紧托板,并用锁具锁住钢绞线的张拉端。在锁具与树脂锚固段之间的钢绞线为自由伸长段,煤巷中使用的钢绞线长度较短,因此自由伸长段较短。钢绞线具有强度高而延伸率低的特点,也就是锚索的韧性差,在自由伸长段较短的情况下,锚索容许的伸长量小。在顶板岩体破碎、下沉量大的情况下,锚索容易伸长至极限而断裂,造成顶板垮塌的生产事故。提高煤巷单体锚索的韧性,可以通过在孔口设置让压装置来实现。
现有的让压装置有以下几种:
碟形托盘体:托盘体的厚度自边缘向中心逐渐增厚,在碟形托盘体的底面设有多圈圆环状让压沟槽。此类托盘结构复杂,制作成本高。
让压管:让压管布置于锚杆的螺母与托板之间,通过让压管受压变形、缩短来实现让压。此类让压管制作成本较高。
灯笼形壳体:此类让压装置分为球形壳体、长椭球形壳体和扁椭球形壳体等,布置于锚杆的螺母与托板之间,通过壳体受压变形、缩短来实现让压。此类托盘结构复杂,制作成本高。
弹簧:弹簧位于锚杆的螺母与托板之间,通过弹簧受压变形、缩短来实现让压。弹簧的问题是在受到的压力较低时即开始缩短,锚杆在初期能提供的锚固力偏低,不利于支护作用的发挥。
综上所述,实有必要发明一种单体钢绞线锚索孔口让压装置及单体钢绞线锚索 ,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单体钢绞线锚索及其孔口让压装置。
一种单体钢绞线锚索孔口让压装置,其包括锁具和钢管,锁具和钢管均为中空结构,锁具外表面与钢管内表面形成滑动摩擦,所述锁具与钢绞线孔口端固定。
一种采用上述让压装置的单体钢绞线锚索,其包括钢绞线、托板以及让压装置,所述的让压装置包括锁具和钢管,锁具和钢管均为中空结构,锁具外表面与钢管内表面形成滑动摩擦;所述钢管压紧托板,所述钢绞线一端通过树脂锚固剂固定于孔底,另一端依次穿过托板、钢管与锁具固定。
优选地,所述钢管为方形钢管。
优选地,所述锁具为锥形锁具。将锁具做成锥形,对钢管的损伤减小。
优选地,所述树脂锚固剂为快速凝固的树脂锚固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锁具在钢管内的移动实现让压,锁具与钢管之间摩擦力等于锚索受到的拉力,制作简单,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单体钢绞线锚索的装配图。
图2是本发明单体钢绞线锚索孔口让压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2所示,一种单体钢绞线锚索孔口让压装置6,包括锁具1和钢管,锁具1和钢管2均为中空结构,锁具1外表面与钢管2内表面形成滑动摩擦,所述锁具1与钢绞线4孔口端固定。
如图1所示,一种单体钢绞线锚索,包括钢绞线4、托板3以及让压装置6,所述的让压装置6包括锁具1和钢管2,锁具1和钢管2均为中空结构,锁具1外表面与钢管2内表面形成滑动摩擦;所述钢管2压紧托板3,所述钢绞线4一端通过树脂锚固剂5固定于孔底,另一端依次穿过托板3、钢管2与锁具1固定。所述树脂锚固剂5为快速凝固的树脂锚固剂5。
在本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锁具1为锥形锁具1,钢管2为方形钢管2,当锚索所受拉力达到一定值时,锥形锁具1开始向方钢管2内挤入,在锁具1挤入过程中方钢管2中的4个边由直边变为曲边。本发明通过锥形锁具1在方钢管2内的移动实现让压,装置简易,制作简单,成本低廉。
本发明的让压原理是锥形锁具1与钢管2之间摩擦力等于锚索受到的拉力,因此为满足不同的装置,可以通过改变方钢管2的壁厚、直边的尺寸来改变钢管2与锁具1之间的摩擦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据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于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科技学院,未经浙江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3335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