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容器用耐高温超薄聚丙烯金属化电容膜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33368.3 | 申请日: | 2012-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510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徐经楼;陈银平;陈银满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立方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4/14 | 分类号: | H01G4/14;H01G4/33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翔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10 | 代理人: | 韩晓斌 |
地址: | 223300 江苏省淮***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容 器用 耐高温 超薄 聚丙烯 金属化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容膜,具体涉及一种电容器用耐高温超薄聚丙烯金属化电容膜。
背景技术
电容器用耐高温聚丙烯薄膜(以下简称耐高温膜)主要用于金属化薄膜电容器的电介质,120℃下15分钟的测试条件下,纵向和横向的热收缩率之和为1-4%,以其为电介质制造的电容器能在105℃环境温度下长期安全稳定运行。耐高温膜是利用高洁净度、高等规度、高结晶度的聚丙烯粒子在一定的工艺条件下经挤出、铸片成型、纵向拉伸、横向拉伸、厚度控制、电晕处理、收卷、分切等工序加工而成。其产品的技术性能达到最小拉伸强度160/260(MD/TD、最大收缩率1.4/0.5(MD/TD)、最小击穿电压590v/um。
电容器用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具有较高的机械性能和电气性能,现广泛应用于低压并联电力电容器、交流马达电容器、直流电容器。随着科技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信息产业和家电工业迅猛发展,同时由于电气装置向小型化和元件密集化方向的发展,对电容器的体积、耐温、耐压和可靠性等指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交流回路上装配的电容器,不仅要抑制电容器元件的内部发热,而且要考虑使用的环境温度,特别是随着灯具用补偿电容器(运行温度90℃,105℃,120℃)、电磁炉电容器(运行温度85℃至120℃)、高频炉电容器(运行温度在100℃左右)以及机车电容器等其他特殊电容器的广泛应用,迫切需要进一步提高聚丙烯薄膜电容器的使用温度。
现有的聚丙烯电容薄膜,收缩率相对偏大、耐温性差,用此膜卷绕而成的电容器随着其工作时间的加长,其内部温升较快,导致电容器的稳定性急剧下降,甚至造成电容器失效,给电器整机或电网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对做为电介质的聚丙烯薄膜的耐温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由于电气装置向小型化和密集化方向的发展,对电容器的体积等指标提出了更高要求。
国内使用的耐高温膜主要依赖从日本东丽、德国创世普等国外公司进口,目前国内只有安徽铜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新会电容薄膜厂等少数厂家能生产耐高温膜,产品在批量上和档次上都不如国外,只能选用高等规度(大于98%)的原料生产,而高等规度聚丙烯粒子受国外专利保护,这给国内企业开发电容器耐高温膜带来了很大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容器用耐高温超薄聚丙烯金属化电容膜,提高聚丙烯薄膜的耐温性能,改善电容器的性能。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该聚丙烯金属化电容膜由以下步骤制备而成:
(1)喂料:取等规度为96%、灰分含量小于30ppm、熔融指数2.5g/10min的聚丙烯树脂粒子送至料仓;
(2)熔融挤出:等规度为96%的聚丙烯树脂粒子通过真空吸料机吸到挤出机上方的料斗,经挤出机溶化,形成熔融均匀的粘流态熔体,挤出机温度50-250℃;
(3)熔体过滤:采用过滤面积为0.7㎡过滤网为15u的烛式过滤器,滤去粘流态熔体中杂质及未熔物;
(4)熔体铸片:使熔体产生6-8Mpa的压力,熔体在模头上铸片,形成片状熔体;其中,模唇开口调整到0.5—0.6mm,模头温度控制在240—250℃,出口压力在11.5Mpa;
(5)冷却成型:通过气刀将片状熔体贴附在温度为85℃的冷却辊上,使聚丙烯熔体表层在0.6秒时间内冷却凝固形成厚片;
(6)纵向拉伸:厚片采用直径为φ600mm预热辊6根、定型辊4根、直径为φ180mm的拉伸辊6根、温度在121-146℃、拉伸间隙35mm、拉伸比为4.5×1.1的条件下进行拉伸,得膜片;
(7)横向拉伸:对膜片进行横向拉伸,得薄膜;其中,横拉温度160-170℃,横向拉伸比为9;
(8)电晕处理:切除未拉伸开的边膜,进行电晕处理,得金属化电容膜;
(9)牵引收卷:符合幅宽规定的金属化膜经牵引收成卷。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常规聚丙烯粒子(等规度96%)代替高等规度聚丙烯粒子(等规度大于98%)为原料,生产超薄(3u、4u)耐高温电容器用聚丙烯膜,该产品除了具有其他聚丙烯薄膜的优良物理性能和电气性能外,特别具有耐高温特性,卷制的电容器运行温度可达到(100-1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立方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立方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3336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防渗漏烟囱管内直线接头
- 下一篇:一种异方性导电胶膜的贴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