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HCV多表位肽疫苗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33754.2 | 申请日: | 2012-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574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31 |
发明(设计)人: | 徐志凯;黄小军;吕欣;尹文;雷迎峰;杨敬;姚敏;贾战生;张瑞国;兰海云;张建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K14/18 | 分类号: | C07K14/18;A61K39/29;A61P31/14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陆万寿 |
地址: | 71003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hcv 多表位肽 疫苗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HCV疫苗技术领域,涉及一种HCV多表位肽疫苗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为黄病毒属的单股正链嗜肝RNA病毒,是引发慢性肝病的主要病原体,全球约有1.7亿感染者,发病人数以每年三百万速度递增。慢性HCV感染与肝硬化和肝癌直接相关,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由于HCV标准治疗方案费用高昂,疗效不理想使得发展中国家大多数HCV感染患者难以承受。因此研发HCV疫苗成为降低HCV所引发的肝硬化,肝癌发生率最为有效的策略之一。
HCV基因组分别编码核心蛋白C,包膜蛋白E1、E2,p7和6种非结构蛋白(NS2、NS3,NS4A、NS4B、NS5A、NS5B)。但由于HCV病毒RNA聚合酶缺乏校对功能,病毒变异率高,尤其是位于包膜糖蛋白E2的中和抗原位点存在高变区,传统的以产生保护性抗体为主的疫苗研发面临重重困难。
研究表明,急性病患体内多特异性CTL可以使病情逐渐转归、自愈。慢性HCV病人T细胞应答虽然具有多克隆以及多特异性,但强度远不如急性病人的免疫应答强烈,相对较弱的抗HCV免疫应答导致病毒难以被清除。与此同时,肝内大量的HCV特异性CD8+T细胞分泌γ干扰素的水平受到抑制,因此,慢性HCV感染时CD8+T细胞功能障碍是造成免疫系统不能控制HCV复制,导致疾病慢性化的主要原因。
近10年来,对HCV感染发病机制、保护性免疫应答和病毒持续感染机制的认识取得了较大进展。中和抗体以及CD4+和CD8+T细胞所引发强烈的T细胞免疫应答已被证明与HCV的清除相关,这将是研制丙型肝炎疫苗的希望所在。
大量证据表明,HCV非结构蛋白介导的持续性、强烈的、多特异性的Th1型细胞免疫应答水平直接关系到病毒是否能被清除以及疾病的预后。由于大多数慢性患者HCV亚型的差异,成功的疫苗应该诱导产生强烈的多特异性免疫应答,包括CD4+及CD8+T细胞免疫应答。因此,HCV表位疫苗更倾向于选取保守区域。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HCV多表位肽疫苗及其应用,将HCV多表位肽连接可以诱导出特异性的T细胞免疫应答,包括CD4+T细胞和CD8+T细胞,T细胞经过特异性抗原刺激以后可迅速产生IFN-γ和IL-2。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丙型肝炎病毒的多表位多肽,包括以下多表位多肽:
其氨基酸残基序列如SEQ.ID.NO.1所示;
或者其氨基酸残基序列如SEQ.ID.NO.2所示。
所述的丙型肝炎病毒的多表位多肽在制备针对丙型肝炎病毒的预防性/治疗性疫苗的应用。
所述的丙型肝炎病毒的多表位多肽在制备抗丙型肝炎病毒的药物的应用。
所述的药物为刺激CD4+T、CD8+T淋巴细胞增殖的药物。
所述的药物为刺激分泌IFN-γ和IL-2的细胞增殖的药物。
所述的药物为诱发针对丙型肝炎病毒的细胞免疫应答的药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丙型肝炎病毒的多表位多肽,筛选出的2个HCV保守CTL表位,进一步为了使所设计的疫苗可以刺激CD4+和CD8+T细胞,引发强烈的T细胞免疫应答,特将2个CTL表位辅以一个Th表位进行串联。在保证各自独立性的基础上,该多表位多肽表现出了强的免疫原性,表现出了良好的免疫效果包括:
刺激淋巴细胞增殖、不仅可以刺激CD4+T、CD8+T淋巴细胞的增殖,而且可以刺激较高比例的CD8+T淋巴细胞增殖;
可以诱导出特异性的T细胞免疫应答;
经过特异性抗原刺激以后可以迅速产生IFN-γ和IL-2;
该HCV多表位多肽疫苗可能是较理想的HCV预防/治疗性候选疫苗。
通过体外试验,所构建的多肽疫苗可以刺激10例中的3例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PBMC分泌IFN-γ。
附图说明
图1为多表位多肽免疫HHD-2小鼠后淋巴细胞增殖试验检测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337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短流程煤基直接还原铁的生产设备和方法
- 下一篇:内燃机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