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慢性胃炎、肠炎的中药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210234142.5 | 申请日: | 2012-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368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田金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田金文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6 | 分类号: | A61K36/9066;A61P1/00;A61P1/04;A61K35/5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3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慢性 胃炎 肠炎 中药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慢性胃炎、肠炎的药物,具体地说是一种以中草药为原料制备而成的中成药。
背景技术:
慢性胃炎,属于胃胱痛等病症的范畴,由气滞、脾虚、血瘀诸邪阻滞于胃经胃络所致,该病以胃粘膜的非特异性慢性炎症为主要病理表现。病因可能除急性病外,还与胃粘膜病理化因素,细菌式病毒及刺激和直接损害有关,尤以青壮年男性为主。
慢性结肠炎以溃疡为主,病程长,反复发作,活动期粘膜以溃疡为主,呈重度炎症。主要表现为右下腹痛,下背部不适,上腹饱胀,恶心呕吐,厌食、体重和体力下降,可有发热,失水等表现。
慢性胃炎的症状无特异性,有许多患者无临床症状。慢性胃炎的病程长短不已,症状时轻时重。可因天气变化,特别是冬秋季节容易犯病,一般进食后较重。食欲不振、嗳气、反酸、恶心、打嗝或隐痛等消化不良症状亦较常见。还有的胃肠道症状较明显,特别在有胆汁反流时,有时可由反复小量上消化道出血,甚至呕血。体征多不明显,有时上腹有轻压痛。
对于慢性胃炎的治疗,目前还没有特效药物,鉴于以上因素,本发明人充分利用我国中医药宝贵经验和资源,结合现代病理、药理的分析和多年的研究,开发出系统治疗慢性胃炎、肠炎的中成药。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在治疗慢性胃炎、肠炎等方面存在的一些中药效果不佳的问题而提供了一种慢性胃炎、肠炎的中药丸剂,全部采用天然中草药,提高慢性胃炎的治疗效果。
一种治疗慢性胃炎、肠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丸剂,灵芝草10-40,绞股蓝1300-1600,恶实根1300-1600,续随子50-60,蓬莪术40-50克,芜花40-50克,鳖甲40-50,黑牵牛100-130,陈皮15-18,川大黄680-710。
一种治疗慢性胃炎、肠炎中药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一)、原材料预加工:
1、将绞股蓝、恶实根,加适量矿泉水蒸煮二次合并,去渣浓缩成2000ml备用;
2、将芜花,陈皮混合后浸泡在白醋中24小时,捞出去渣,阴干备用;将÷
3、将鳖甲锤碎后备用;
4、将黑牵牛取头末62克;
5、将续随子去壳,白纸包压去油,取霜备用;
6、将川大黄一半生用,另一半用白醋浸泡24小时候去除余醋,切块成片,阴干备用;
7、将灵芝草、荆三棱、蓬莪术同2、3、6粉碎过筛备用;
8、将2、4、5与7混合后过筛备用
(二)、制丸:将8与1浓缩液充分搅拌成糊状,用不粘锅加热,炼为块,在石臼中杵三千下,用手搓成长条,切成小块,每块8克,制成丸剂即可。
药理作用:
其中:灵芝草性味甘温,它具有健脾胃,补脑、强体等功效,对治疗食欲不振,头昏失眠,神经衰弱等病有特效;
绞股蓝具有降低血脂,抑制肥胖,抗衰防老,促进机体免疫力,抑制肿瘤和生发乌发等作用。
恶实根性味苦寒,可通十二经络,常服可提高机体免疫力。
续随子性味辛温,具有泻水消肿,对治疗二便不利,水肿瘀血。
蓬莪术性味辛苦温,具有行气,消积,止痛的作用,对治疗血滞经闭,腹痛,食积气滞,腹痛胀痛等效果好。
芜花性味辛温有毒,具有泻水,去痰作用,对治疗胸腔积水,痰多咳嗽等症状效果好。
鳖甲性味咸寒,具有滋阴潜因的功效,对治疗阴虚劳热,盗汗,热邪等效果好。
黑牵牛性味苦寒有毒,具有祛痰止咳,消肿止痛等贡献,对治疗水肿胀满,二便不利等疗效显著,外用可治疗疮疡。
陈皮性味辛、苦、温,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对治疗脾胃气滞,胱腹胀痛,呕吐等疗效显著。
川大黄性味苦寒,具有消积导滞,清热泻火,活血祛痰等功效,对治疗肠胃积滞,热结便秘,腹满胀痛效果独特。
(一)、原材料预加工:
1、将绞股蓝、恶实根,加适量矿泉水蒸煮二次合并,去渣浓缩成2000ml备用;
2、将芜花,陈皮混合后浸泡在白醋中24小时,捞出去渣,阴干备用;将÷
3、将鳖甲锤碎后备用;
4、将黑牵牛取头末62克;
5、将续随子去壳,白纸包压去油,取霜备用;
6、将川大黄一半生用,另一半用白醋浸泡24小时候去除余醋,切块成片,阴干备用;
7、将灵芝草、荆三棱、蓬莪术同2、3、6粉碎过筛备用;
8、将2、4、5与7混合后过筛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田金文,未经田金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3414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13族氮化物晶体
- 下一篇:一种氧化铁纳米线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