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处理高含盐量难降解废水的装置及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34173.0 | 申请日: | 2012-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107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曹姝文;肖晶;黄德智;吴早春;桂琪;张海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环境保护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3/28;C02F3/34;C02F1/58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谭志强 |
地址: | 510115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处理 高含盐量难 降解 废水 装置 方法 | ||
1.一种用于处理高含盐量难降解废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盐度均质池(1)和由盐度均质池(1)进水的厌氧装置(2),所述厌氧装置(2)包括底部的进水区、中部的反应区和顶部的出水区,所述进水区设有与盐度均质池(1)连通的进水总管(3),所述反应区由下至上设有多个悬浮填料层(4),每个悬浮填料层(4)均对应设有一段折流板(5),所述折流板(5)交错的定位于厌氧装置(2)内壁,所述悬浮填料层(4)附着有嗜盐微生物群落,所述出水区设有出水堰(6)、与出水堰(6)连通的出水管(7)和三相分离器(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处理高含盐量难降解废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盐度均质池(1)设有测量池内废水的盐度检测仪(11),盐度均质池(1)池内设有废水提升装置(12),所述废水提升装置(12)与进水总管(3)连接,所述盐度均质池(1)内一相对的角上设有搅拌装置(1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处理高含盐量难降解废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总管(3)连接有若干进水支管(31),所述各进水支管(31)呈“米”形均匀布置在厌氧装置(2)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处理高含盐量难降解废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浮填料层(4)包括大量悬浮填料,所述悬浮填料呈六边形,具有多孔结构,孔隙率为80%-90%。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用于处理高含盐量难降解废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浮填料层(4)有四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处理高含盐量难降解废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相分离器(8)包括等间距布置的多层斜板(81),每层斜板(81)上连接有与斜板(81)垂直的支板(82),所述支板(82)与斜板(81)形成气室,所述支板(82)上装有气体导出支管(83),所述气体导出支管(83)连接有与外界连通的气体导出管(84),所述斜板(81)包括下方的反射面(811)和上方的沉淀面(812)。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处理高含盐量难降解废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装置(2)底部设有连通厌氧装置(2)内部的污泥回流管(9)。
8.一种利用权力要求1所述的装置处理高含盐量难降解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a、用多份嗜盐微生物在盐度不同的含盐环境中驯化出不同等级的嗜盐微生物群落,并使每组嗜盐微生物群落附着在一个悬浮填料层(4)中,把悬浮填料层(4)装入到厌氧装置(2)中,并按驯化期间含盐环境的盐度由高至低的顺序从下至上布置;
b、废水进入盐度均质池(1),把含盐度控制在3%-5%,通过进水总管(3)提升至厌氧装置(2);
c、废水从厌氧装置(2)底部进入后与厌氧装置(2)中的污泥接触、混合,由厌氧污泥去除部分难降解有机物,废水由下向上流动并通过多个悬浮填料层(4)和多段折流板(5),由附着在悬浮填料层(4)上的嗜盐微生物群落大量去除难降解有机物,将其转化为沼气,由折流板(5)增加水力停留时间;沼气与经过处理的泥水混合物进入三相分离器(8)后进行三相分离,絮凝后的污泥重新进入厌氧装置(2)中,处理后的水从出水管(7)排出,沼气排出厌氧装置(2)。
9.利用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含盐量难降解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嗜盐微生物群落驯化中,取多份含有耐盐菌的上清液接种到盐度分别为3%、6%、9%、12%的固定培养基上,直到长出耐盐菌落;然后取耐盐菌落接种移入装有相同盐度的对应液体培养基中,于30℃下进行富集;富集完成后将液体培养基中的菌液加入到自配盐度为3%、6%、9%、12%的对应废水中进行驯化培养,形成嗜盐微生物群落,并在所配废水中加入悬浮填料层(4)作为载体,使嗜盐微生物群落附着其上。
10.利用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高含盐量难降解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在盐度均质池(1)中由盐度检测仪(11)检测盐度,由搅拌装置(13)进行搅拌混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环境保护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环境保护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3417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