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元件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34601.X | 申请日: | 2012-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380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昌庆余;陈访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鼎虹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3/00 | 分类号: | H01L2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脱颖律师事务所 31259 | 代理人: | 李强 |
地址: | 20161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元件 分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元件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元件如MELF或SMD等体型较小,封装时采用多个同时封装工艺操作。多个电子元件同时放置在一个封装模具中,高分子材料通过浇口浇入模腔内,将位于模腔内的电子元件的芯片封装。如图1所示为一种电子元件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电子元件10包括两个引出铜片11,两个铜片11分列芯片(图中未示出)两侧并与芯片焊接。高分子柱12将芯片封装在内部,使芯片与外界隔离,并将芯片与铜片11紧密连接。电子元件10封装后成为圆柱状。如图2所示为多个电子元件同时封装后的状态示意图。多个电子元件分列为多排,每排均有多个电子元件10。各排电子元件10均由于同时封装,多个电子元件封装后通过两侧的筋13连接在一起。封装完成后,需要将多个电子元件10从筋13上分离,以便使用。现有的分离方法为使用手工方法分离,由操作人员用手将多个电子元件10分离。现有分离方法劳动强度大,效率低,耗费时间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劳动强度低的电子元件分离装置。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电子元件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所述第一滚轮与第二滚轮之一或两者可转动地设置于支架上;所述第二滚轮表面沿圆周方向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二滚轮设置于第一滚轮下方。
优选地是,所述第一滚轮与第二滚轮的相对位置可调地设置。
优选地是,所述的第一滚轮与第二滚轮联动设置。
优选地是,所述第一滚轮与第二滚轮通过传动装置传动连接。
优选地是,所述的传动装置为齿轮。
优选地是,所述第一滚轮或第二滚轮端部设置有手柄。
优选地是,支架上还安装有导向装置,所述导向装置设置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与凹槽位置相对。
优选地是,所述导向槽为直线型;所述直线型的导向槽与所述凹槽相切地设置。
优选地是,所述第二滚轮下方设置有料盒,所述料盒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朝向第二滚轮。
优选地是,所述第一滚轮为柔性材料制成。
本发明中的电子元件分离装置,电子元件位于第二滚轮的凹槽内;筋位于槽壁与第一滚轮之间。由于电子元件直径大于筋的厚度,因此当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转动时,第一滚轮可挤压封装后的电子元件,使电子元件受到指向凹槽内的压力。第一滚轮的压力将电子元件压向凹槽内,使其与筋分离。
本发明中的电子元件分离装置,一次可分离一个模具中封装的电子元件,耗费时间短,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电子元件结构示意图。
图2为多个电子元件封装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正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3、图4所示,电子元件分离装置,包括支架40。支架40内安装有第一滚轮20和第二滚轮30。第一滚轮20为柔性材料制成。第一滚轮20通过第一轴21可转动地安装在支架40内。第一轴21一端安装有手柄22。第一轴21另一端安装有第一齿轮23。
支架40内还安装有第二滚轮30。第二滚轮30位于第一齿轮20下方。第二滚轮30通过第二轴31可转动地安装在支架40内。第二滚轮30表面沿圆周方向开设有凹槽32。凹槽32数目为多个,沿轴向排列。第二轴21端部安装有第二齿轮33。第一齿轮23与第二齿轮33啮合。
第二滚轮30下方设置有料盒60,料盒60开口朝向第二滚轮30。
使用时,将图2所示的多个电子元件封装形成的产品放置于第二滚轮30的凹槽32内;使筋13位于槽壁上表面与第一滚轮20之间。通过手柄22转动第一滚轮20。第一滚轮20转动可带动第二滚轮30一起相向转动。相向转动的第一滚轮20和第二滚轮30可夹持产品向前移动。第一滚轮20与第二滚轮30转动过程中,由于电子元件10直径大于筋的厚度,因此当第一滚轮20和第二滚轮30转动时,第一滚轮20可挤压封装后的电子元件10,使电子元件受到指向凹槽32内的压力。第一滚轮20的压力将电子元件压向凹槽32内,使其与筋13分离。分离后的电子元件10随着第二滚轮30的转动,从第二滚轮30的另一面落入下方的料盒60内。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鼎虹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鼎虹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3460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催化湿式氧化处理工业废水的催化剂
- 下一篇:一种鱼竿过线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