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压高温炉渣风水共冷排渣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34651.8 | 申请日: | 2012-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323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段钰锋;杨春振;向文国;赵长遂;陈晓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10J3/56 | 分类号: | C10J3/5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009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压 高温 炉渣 风水 共冷排渣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压高温炉渣风水共冷排渣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流化床煤气化炉内高压高温底渣排放和冷却系统及装置。
背景技术
中国一次能源主要以煤为主,其中大部分煤以燃烧形式发电利用。随着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的日益严格及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高温高压煤气化逐渐成为洁净煤技术和多联产技术的主要利用方式。对于常规煤燃烧炉,是在常压条件下利用现有成熟技术,将高温炉渣颗粒通过换热器冷却后排出炉膛,但是针对高压高温流化床煤气化炉内的环境,则很难直接采用常规炉渣冷却方式和技术排放。因此开发一种能适应高压高温环境的炉渣排放技术装置是高压高温流化床煤气化技术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高压高温流化床煤气化炉的排渣问题,提供一种高压高温炉渣风水共冷排渣装置,以实现煤气化炉的连续、安全运行及生产。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压高温炉渣风水共冷排渣装置,包括高压减温罐、压力缓冲罐、常压输送罐和输送喷射器;
所述高压减温罐包括高压减温罐体、高压减温罐中间松动风装置、冷却盘管换热器、高压减温罐锥体松动风装置和高压减温罐双阀门,所述高压减温罐体中部安装有高压减温罐中间松动风装置和冷却盘管换热器,所述高压减温罐体下部锥体部分安装有高压减温罐锥体松动风装置,所述高压减温罐体的底端与高压减温罐双阀门连接;
所述压力缓冲罐包括缓冲罐体、缓冲罐锥体松动风装置和缓冲罐双阀门,所述缓冲罐体下部锥体部分安装有缓冲罐锥体松动风装置,所述缓冲罐体的底端与缓冲罐双阀门连接;
所述常压输送罐包括常压罐体、常压罐锥体松动风装置和常压罐双阀门,所述常压罐体下部锥体部分安装有常压罐锥体松动风装置,所述常压罐体的底端与常压罐双阀门连接;
所述输送喷射器包括送风管道、喷射器和输出管道,所述喷射器一端与送风管道连接,另一端与输出管道连接;
所述高压减温罐通过高压减温罐双阀门与压力缓冲罐顶部连接,所述压力缓冲罐通过缓冲罐双阀门与常压输送罐顶部连接,常压输送罐通过常压罐双阀门与输送喷射器的喷射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排渣装置还包括细渣收集料仓,该细渣收集料仓包括第一阀门、第二阀门、旋风分离器和储料仓,所述旋风分离器通过管路与所述压力缓冲罐的缓冲罐体连接,该管路上设有第一阀门,所述旋风分离器与外界连接的管路上设有第二阀门,所述旋风分离器的底部与储料仓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高压减温罐与缓冲罐之间设有一个压力平衡管,该压力平衡管上设有第三阀门和第四阀门,进行压力平衡调整。
作为优选,所述冷却盘管换热器的冷却介质为液体或气体,可以为水或空气。
本发明高压工作压力1MPa以上,温度800℃以上。高压减温罐内中间松动风及锥体松动风不与渣反应。高温渣从高压减温罐入口处进入,从输送喷射器出口处喷出,送至渣仓。部分渣储存在储料仓内。高压减温罐内风水冷却介质的换热将高温炉渣冷却到可输送温度。
有益效果: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通过高压减温罐、压力缓冲罐和常压输送罐间的相互配合实现高压、高温气化炉内炉渣的间歇性冷却、排放和输送。
2)三个罐体锥体部分分别通入不与炉渣反应的流化风,防止渣在罐体内堵塞,实现渣在整个系统内的顺畅流动。
3)高压减温罐和压力缓冲罐间连接有压力平衡管,保证在缓冲罐充压后最终与高压减温罐内的压力保持平衡。
3)高温渣冷却主要在高压减温罐内进行,通过高温热渣与冷却盘管换热器内的冷却介质高效换热实现高温渣的有效冷却,热渣冷却至250~350℃。
4)细渣收集料仓可防止细颗粒排出,保护环境。
综上所述,本发明中的高压高温炉渣风水共冷排渣装置,有效解决了高压、高温环境下的减压和减温并实现炉渣的间歇式排放,具有可自动控制、高效冷却、节能且周期性连续生产能力等诸多优势,能够适应大规模煤气化工艺的生产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高压高温炉渣风水共冷排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3465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换热管内径变化的高效壳管式换热器
- 下一篇: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