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重力脊柱健身、康复运动及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35913.2 | 申请日: | 2012-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280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李哲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龙脊健身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B23/02 | 分类号: | A63B2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5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力 脊柱 健身 康复 运动 及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健身、保健、康复运动领域。
背景技术:
脊柱是人体的支柱、保护身体内脏器官和脊髓的外壳,是人体大脑与神经系统连接人体各个器官的必经之路。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人体80%的疾病与脊柱变形有关、几乎没有人的脊柱是完全正常的。
人体脊柱是24块脊椎骨用椎间盘相互连接,椎间盘是软骨终板、髓核和纤维环组成,其中纤维环是由胶原蛋白组成的多层的纤维网状结构的具有弹性的组织、在人体脊柱结构中纤维环包绕着髓核、连接两个脊椎骨之间的软骨板、同髓核和一起承受着人体上身和外部带来的重力和压力、起缓冲和减压作用,当人体上身受到压力后椭圆形状的髓核的高度变小、外径变大时,人体利用纤维环的弹力来承受着髓核带来的张力和压力、保障人体从事正常的活动。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到20多岁椎间盘中的毛细血管组织突然消失,因此,纤维环组织的营养供给和代谢能力开始退化、弹力下降,一旦纤维环弹力下降、再无法承受髓核平时带来的张力、纤维环开始层层断裂。当纤维环的断裂达到一定程度后、弹力明显下降、在髓核的张力和压迫下,人体椎间盘随时彭出和突出。
现代医学认为、人体脊柱纤维环的破裂是导致人们患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原因,凡是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纤维环都有不同程度的破裂。
人体脊柱纤维环组织平时承受着人体在活动时上身重力和外部压力通过髓核带来的张力和压迫,长期处于紧张的扩张状态,而且、人体脊柱纤维环组织营养供给能力有限、导致细胞再生能力很差,因此,人体一旦患有椎间盘突出症、破裂的纤维环组织靠自身功能是无法得到修复的。
目前,脊柱牵引疗法很受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欢迎,这是因为,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纤维环组织破裂后失去了弹力、突出的椎间盘髓核没有自身回应收缩能力,只有在牵引力的帮助下彭出和突出的椎间盘回纳、扩张状态的纤维环收缩,这样可以让椎间盘突出时引起的腰痛、腿脚麻木等症状缓解和消失。
但是,目前的牵引疗法和包括手术等一切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技术手段都无法把破损和断裂的椎间盘纤维环组织修复、不能恢复其健康状态时的弹力。因此,通过治疗的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病情经常出现复发。
本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能够通过一种无重力脊柱健身、康复运动及其装置,改善椎间盘的营养供给能力,对20岁之后毛细血管的突然消失引起的椎间盘组织营养供给能力下降,髓核细胞正常合成多糖蛋白和胶原蛋白的功能受到影响、退变开始的椎间盘组织,通过营养供给能力的改善、阻止退变或缓解退变的进程,同时利用纤维环细胞的再生功能对破损和断裂的纤维环组织进行自身修复从而达到椎间盘疾病得到康复的目的。椎间盘疾病患者通过本方案提出的装置和方法、对腰椎、胸椎、颈椎进行无重力运动,这些部位通过无重力运动移动牵引和上下、左右不间断的规律性的摆动,使患者突出的椎间盘髓核得到回纳,使膨出的纤维环退缩,缓解突出组织对神经的压迫,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强新陈代谢,调控生长基因,激活细胞再生能力,有利于破损和断裂的纤维环组织靠自身细胞再生功能得到修复,恢复其纤维环组织的弹力、防止椎间盘和髓核的再次突出。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法和装置来实现:
无重力脊椎健身、康复运动及其装置,其特殊之处是:所述装置由胯骨带、腰带、胸带、颈带组成;所述胯骨带由胯骨带紧扣、左/右胯骨带支撑托组成,需要无重力运动时胯骨带在人体胯骨的位置用胯骨带的皮带扣,勒紧胯骨的同时,把左/右胯骨带支撑托分别移动放在左右胯骨的两边位置;所述腰带由腰带紧扣、左/右腰带支撑托组成,需要无重力运动时腰带在人体的腰围位置用腰带的皮带扣,勒紧腰的同时,把左/右腰带支撑托分别移动放在腰的左右两边和近靠胯骨带左右支撑托上面位置;所述胸带由胸带紧扣、左/右胸带支撑托组成,需要无重力运动时胸带在人体的胸围位置用胸带的皮带扣,勒紧胸部的同时,把左/右胸带支撑托分别移动放在左右胸部的两边和近靠腰带左右支撑托上面的位置;所述颈带由颈带紧扣、左/右颈带支撑托、颈带充气泵组成,需要无重力运动时颈带的支撑托分别放在颈部左右两侧位置,用颈带紧扣、拉紧固定颈带,用充气泵、充气调节颈带的适宜高度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发明采用的是无重力脊椎健身、康复运动装置,因此,运动、利用了支撑托和支撑托之间运动产生的相互支撑作用力和腰椎、胸椎、颈椎部位的躯干肌、韧带、椎间关节之间运动产生的相互支撑作用力,对脊椎、胸椎、颈椎产生无重力状态或减压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龙脊健身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龙脊健身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359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