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自适应除尘新风系统及利用该系统的新风除尘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35969.8 | 申请日: | 2012-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211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葛俊;王庆良;周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中兴新地通信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7/06 | 分类号: | F24F7/06;F24F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29 广东省深圳市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自适应 除尘 新风 系统 利用 方法 | ||
1.智能自适应除尘新风系统,包括所述设置在所述机箱上的送风风道进风口、混风风道进风口、送风风道出风口;设置在所述机箱内的至少一个风机、环境采样装置和控制装置;设置在所述送风风道进风口内侧的整块过滤网、以及设置在所述送风风道进风口内侧和所述混风风道进风口内侧的活动风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送风风道进风口设置在所述机箱一侧,所述风机水平设置在所述机箱的底部,而所述混风风道进风口设置在所述机箱的顶面与所述风机相对的位置处,所述送风风道出风口设置在所述送风风道进风口的相对侧面与所述风机相对的位置;
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环境采样装置、风机、活动风门组件相连;
所述活动风门组件包括可以分别开启和关闭的位于所述混风风道内侧的混风风门、位于所述送风风道进风口的上半部分的进风风门以及位于所述送风风道进风口下半部分的除尘风门,至少所述进风风门与所述除尘风门之间通过第一互锁装置将所述进风风门与所述除尘风门互锁,所述过滤网位于所述进风风门和所述除尘风门外侧,所述所述过滤网的尺寸大于或等于位于所述进风风门和所述除尘风门面积的总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自适应除尘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风风门为混风调节板,所述混风调节板滑动设置在所述混风风道进风口处,所述混风调节板滑动封闭或开启所述混风风道进风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智能自适应除尘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顶部固定有滑动杆,所述混风调节板左右两侧部上设置纵向延伸的滑道,所述滑动杆位于所述滑道内,所述滑动杆的顶端设有调节螺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自适应除尘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风风门与所述进风风门或所述除尘风门之间通过第二互锁装置互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自适应除尘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风风门包括固定在机箱顶部的框架和铰接在框架内的至少两片相互平行的混风挡片,所述相邻混风挡片之间的距离与所述混风挡片的宽度一致,所述第二互锁装置包括支杆、旋转块、旋转轴以及互锁片,所述旋转轴一端通过所述旋转块与所述支杆一端连接,所述旋转轴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一片混风挡片上,所述每片混风挡片两端均设置铰接连轴,所述铰接连轴可旋转连接于所述互锁片的锁孔内,所述支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互锁装置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自适应除尘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风挡片端部设置向下延伸的连接片,所述转轴设置在所述连接片的外侧,所述铰接连轴位于所述连接片内侧。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智能自适应除尘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风门包括至少两片平行设置的挡片,所述除尘风门包括至少两片平行设置的除尘挡片,所述进风挡片与所述除尘挡片相互垂直,相邻所述进风挡片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进风挡片的宽度,相邻所述除尘挡片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除尘挡片的宽度,所述第一互锁装置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连动杆、电磁风阀执行器以及拨动杆,所述进风挡片和所述除尘挡片端部一侧均可旋转连接在所述连动杆之间,所述进风挡片和所述除尘挡片端部另一侧均可旋转连接机箱上,所述拨动杆带动所述进风挡片或所述除尘挡片旋转至水平或垂直位置,所述拨动杆与所述电磁风阀执行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自适应除尘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挡片和所述除尘挡片的两端设置向下延伸的连接片,所述连接片外侧固定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可旋转套接在所述机箱内设置的固定轨上的孔内,所述连接片内侧设置有铰接轴,所述铰接轴位于所述连动杆上的旋孔内。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智能自适应除尘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采样装置包括有分别用于采集所述机箱内外的温湿度信号、空气洁净度信号、以及所述过滤网的状态信号的多路温湿度采集单元、多路空气洁净度采集单元、及过滤网状态采集单元,所述过滤网状态采集单元为设置在所述过滤网内外两侧的分布式压力传感器探头,所述分布式压力传感器探头连接压差开关,所述压差开关电连接至所述控制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中兴新地通信器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中兴新地通信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3596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