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2-甲基-4-(1,1,1,2,3,3,3-七氟-2-丙基)苯胺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36157.5 | 申请日: | 2012-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313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虞小华;姚汉清;孔小林;向绍基;郑韵红;鲍樟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化蓝天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省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211/52 | 分类号: | C07C211/52;C07C209/74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刘晓春 |
地址: | 31005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甲基 丙基 苯胺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制备2-甲基-4-(1,1,1,2,3,3,3-七氟-2-丙基)苯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往反应器(R)中加入2-甲基苯胺、溶剂、相转移催化剂、碱和引发剂;
反应器(R)上连接有填料塔(T),填料塔(T)上连接有冷凝器(E),开启冷凝器(E),直至冷凝器(E)内温降至20~30℃;
往反应器(R)中加入1,1,1,2,3,3,3-七氟-2-溴丙烷,控制反应器(R)中反应压力为常压~0.5巴,反应温度为-10~100℃;
所述2-甲基苯胺与1,1,1,2,3,3,3-七氟-2-溴丙烷的摩尔配比为1:0.95~1.1。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2-甲基-4-(1,1,1,2,3,3,3-七氟-2-丙基)苯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压力为常压,反应温度为0~50℃。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2-甲基-4-(1,1,1,2,3,3,3-七氟-2-丙基)苯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剂选自连二亚硫酸钠、连二亚硫酸锌、连二亚硫酸钾和锌粉与亚硫酸混合水溶液中的一种、两种或三种以上组合,引发剂与2-甲基苯胺的摩尔配比为0.01~2.0:1。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2-甲基-4-(1,1,1,2,3,3,3-七氟-2-丙基)苯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剂与2-甲基苯胺的摩尔配比为0.05~1.5:1。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2-甲基-4-(1,1,1,2,3,3,3-七氟-2-丙基)苯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转移催化剂选自季铵盐类、聚醚类、环状冠醚类、季铵盐和季膦盐类化合物中的一种、两种或三种以上组合,相转移催化剂与2-甲基苯胺的摩尔配比为0.05~0.5:1。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2-甲基-4-(1,1,1,2,3,3,3-七氟-2-丙基)苯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转移催化剂选自PEG-400、18冠6、环糊精、苄基三乙基氯化铵、四丁基氯化铵、四丁基溴化铵、三辛基甲基氯化铵、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四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和四丁基硫酸氢铵中的一种、两种或三种以上组合。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2-甲基-4-(1,1,1,2,3,3,3-七氟-2-丙基)苯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转移催化剂为四丁基硫酸氢铵和/或四丁基溴化铵。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2-甲基-4-(1,1,1,2,3,3,3-七氟-2-丙基)苯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碱选自碱金属碳酸盐、碱金属氢氧化物、碱性磷酸盐和有机碱中的一种、两种或三种以上组合,碱与2-甲基苯胺的摩尔配比为0.05~1.5:1,所述碱金属碳酸盐选自碳酸氢钠、碳酸钠或碳酸钾,所述碱金属氢氧化物为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钠,所述碱性磷酸盐选自磷酸钾、磷酸钠、磷酸氢二钠或磷酸氢二钾,所述有机碱为三乙胺或4-甲氨基吡啶。
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2-甲基-4-(1,1,1,2,3,3,3-七氟-2-丙基)苯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为由非极性溶剂和水组成的双相体系,所述非极性溶剂选自氯代烷烃类、醚类、醇类、酮类、酰胺类和腈类中的一种、两种或三种以上组合,溶剂的用量为每摩尔2-甲基苯胺150~3000毫升溶剂。
10.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2-甲基-4-(1,1,1,2,3,3,3-七氟-2-丙基)苯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为由甲基叔丁基醚和水组成的双相体系。
11.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2-甲基-4-(1,1,1,2,3,3,3-七氟-2-丙基)苯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塔(T)中填料选自聚四氟乙烯、聚丙烯、不锈钢或瑭玻璃。
1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2-甲基-4-(1,1,1,2,3,3,3-七氟-2-丙基)苯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R)的材质选自瑭玻璃、不锈钢、哈氏合金或蒙耐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化蓝天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省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化蓝天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省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3615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外出沿的三轮车
- 下一篇:一种具有护腰功能的挡风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