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燃机用防抱死制动检测控制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36527.5 | 申请日: | 2012-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227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9 |
发明(设计)人: | 片山明义;松本隆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2D41/04 | 分类号: | F02D41/04;F02D29/02;F02D9/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张鑫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燃机 抱死 制动 检测 控制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防抱死制动(puming brake)操作进行检测的防抱死制动检测控制装置及方法,特别涉及内燃机用防抱死制动检测控制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车辆具备制动助力装置(制动助力器(brake booster)),该制动助力装置用来辅助驾驶员对制动踏板的踩踏操作力。内燃机设有用于导入空气的进气管,向内燃机的燃烧室内导入空气时,进气管中产生负压(此处指比大气压要低的压力)。制动助力装置将进气管中产生的该负压用作为动力源。将负压经由在节流阀(throttle valve)下游侧从进气管分支出来的制动导压管,导入制动助力装置。然后,与制动踏板的踩踏量相对应的负压作用于调整阀,从而辅助制动踏板的踩踏操作力,其中该调整阀在制动助力装置内的空气压力下工作。
为了驱动上述制动助力装置,断开节流阀以确保负压。但是,当进行驾驶员重复进行踩踏制动踏板的操作的防抱死制动操作时,由于将空气从制动助力装置导入到进气管,因此,进气管内的压力变成大气压力,难以确保驱动制动助力装置所需的负压。因此,制动助力装置无法对制动的踩踏操作力进行辅助,驾驶员会感到不舒服。另外,所谓防抱死制动操作是驾驶员的一种驾驶技术,重复以下动作:即,如在冻结的路面或雪地上行驶等时,不是一下子踩踏制动踏板,而是缓缓踩踏,车轮开始滑动后,稍微释放对制动踏板的踩踏,再进行踩踏。通过防止车轮锁死,能使制动时的制动距离缩短至最小限度。
作为检测出防抱死制动操作的方法,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车载内燃机的负压控制装置中,基于从进行了制动操作后到下一次进行制动操作为止的时间,检测出是否是防抱死制动操作。
专利文献1:日本国专利特开2000-11060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基于制动踏板的踩踏量,对制动开关的接通/断开进行判定。即,制动踏板的踩踏量为“0”时,判定为制动开关断开,制动踏板的踩踏量为“0”以外的值时,判定为制动开关接通。但是,制动开关一般会产生颤动。例如,在制动操作中释放制动踏板时,由于制动踏板的变动,制动开关会产生颤动。由此,会误判定制动开关的接通/断开,结果,会误判定为驾驶员在进行防抱死制动操作。因而,在常规控制中,对制动开关的判定设置延迟。
但是,在设置延迟的情况下,即使制动开关从接通切换到断开(或者相反,从断开切换到接通),也会因延迟而导致忽略该制动开关的接通/断开,有可能无法检测出防抱死制动操作。结果,空气从制动助力装置导入到进气管,因此,进气管内的压力发生压力变化而成为大气压力,难以确保驱动制动助力装置所需的负压。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无论在何种制动操作中,都能检测出是否为防抱死制动操作、能确保驱动制动助力装置所需的负压的内燃机用防抱死制动检测控制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涉及内燃机用防抱死制动检测控制装置,其包括:实际进气管压力检测单元,该实际进气管压力检测单元基于进气管压力传感器检测出的检测值,检测出向内燃机提供空气的进气管的实际进气管压力;推定进气管压力检测单元,该推定进气管压力检测单元基于所述内燃机的转速和节流阀的开度,计算出推定进气管压力;压力差计算单元,该压力差计算单元计算出所述实际进气管压力检测单元检测出的所述实际进气管压力与所述推定进气管压力检测单元计算出的推定进气管压力之间的压力差;压力差积分单元,该压力差积分单元按时间对所述压力差计算单元计算出的所述压力差进行积分;防抱死制动检测单元,该防抱死制动检测单元在所述压力差积分单元计算出的所述积分值在预先设定的第一判定值以上时,判定为驾驶员进行的制动操作是防抱死制动操作;以及节流阀控制单元,该节流阀控制单元基于所述防抱死制动检测单元的判定结果,在进行防抱死制动操作期间对设置在所述进气管内的节流阀进行防抱死用的控制,除此之外,对所述节流阀进行常规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3652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鳞片酸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 下一篇:球墨铸铁钢纤维井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