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导管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36572.0 | 申请日: | 2012-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725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渡边允祥;石川雅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朝日英达科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M25/10 | 分类号: | A61M2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张敬强;严星铁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导管。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插入到腹腔等体腔、尿管或血管等管腔内并向病变部注入药品等、或排出体液所使用的医疗用设备器具已知有导管。
作为这种导管的一种的气囊导管是经皮血管成形术所使用的导管,是被先行插入血管内的导丝引导而移动到狭窄或闭塞的病变部,通过用气囊对病变部进行扩展而能够使血流恢复的导管。
一般地,气囊导管包括:位于技术人员的操作侧的近位轴;与近位轴接合并位于病变部侧的远位轴;形成于远位轴的前端部的膨胀或收缩自如的气囊;以及配置在远位轴的内腔并贯通气囊的内腔的内侧轴(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远位轴和配置于远位轴的内腔的内侧轴之间形成有空间,近位轴的内腔和远位轴的内腔与气囊的内腔是连通的。
因此,能够使造影剂、生理盐水等液体从近位轴经由远位轴直至气囊,在它们的内腔内流通,并且能够使气囊自由地膨胀或收缩。
另外,内侧轴具有与近位轴、远位轴及气囊的各内腔分隔开的其他内腔,通过使导丝插通该内腔,能够将导管引导到病变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164528号公报
以下使用图4(a)~图4(c)对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现有的气囊导管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4(a)是放大表示现有的气囊导管的芯丝与近位轴的接合部分的局部放大俯视图,图4(b)是图4(a)所示的接合部分的局部放大侧视图,图4(c)是对图4(b)所示的接合部分施加了弯曲力的情况下的局部放大侧视图。
此外,在各图中,左侧为前端侧,右侧为后端侧。
如图4(a)及图4(b)所示,在远位轴430的后端区域的内腔内嵌入有近位轴420的前端区域421。
另外,在远位轴430及近位轴420的前端区域421的内腔内插通有芯丝440,芯丝440的后端部和近位轴420的前端区域421的内侧面通过焊接等接合机构450来接合。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现有的气囊导管400中,嵌入到远位轴430的后端区域的内腔内的近位轴420的前端区域421朝向前端侧倾斜,能够使从近位轴420向远位轴430的刚性变化更加灵活。
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现有的气囊导管400中,如图4(c)所示,通过使其弯曲,在对接合部分施加弯曲力时,弯曲力集中在芯丝440中与近位轴420的前端区域421的端部421a接触的部分,存在容易引起芯丝440塑性变形之类的问题。
发明内容
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本发明的导管具备:
近位轴;
在后端区域的内腔内嵌入有所述近位轴的前端区域的远位轴;
插通所述远位轴的内腔内,并接合形成于所述近位轴的前端区域的切槽部与后端部的芯丝,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芯丝的后端部与所述切槽部的接合面,沿所述接合面形成有接合机构,
在将所述接合机构沿所述导管的长轴分为第一接合机构和第二接合机构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接合机构及所述第二接合机构中,任意一个更多地形成。
在本发明的导管中,所述接合面的俯视时的形状为コ字状,该コ字状由相对于所述长轴平行地配置且相互对置的第一直线部及第二直线部、以及相对于所述长轴垂直地配置且连结所述第一直线部及所述第二直线部的第三直线部构成,
所述第一接合机构接合所述第一直线部,
所述第二接合机构接合所述第二直线部,
优选所述第一接合机构的长度与所述第二接合机构的长度不同。
此外,在本说明书中,在进一步具有接合所述第三直线部的第三接合机构的情况下,在沿所述导管的长轴分割第三接合机构之后,分别插入第一接合机构或第二接合机构。
在本发明的导管中,优选所述第一接合机构的一端部达到所述近位轴的前端区域的端部,所述第二接合机构的一端部与所述近位轴的前端区域的端部留有间隔。
在本发明的导管中,优选所述第一接合机构的一端部和所述第二接合机构的一端部均与所述近位轴的前端区域的端部留有间隔。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导管的整体图。
图2(a)是放大表示图1所示的导管的芯丝与近位轴的接合部分的局部放大俯视图,图2(b)是图2(a)所示的接合部分的局部放大侧视图,图2(c)是从与图2(b)相反的方向观察的情况下的接合部分的局部放大侧视图。
图2(d)是图1所示的导管的A-A线剖视图,图2(e)是图1所示的导管的B-B线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朝日英达科株式会社,未经朝日英达科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365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