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层绝缘镀锡绞合线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36691.6 | 申请日: | 2012-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450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沈刚;范雷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川叶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2 | 分类号: | H01B7/02;H01B7/18;H01B7/29;H01B5/08;H01B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林君如 |
地址: | 201108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层 绝缘 镀锡 绞合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绝缘绕组线,尤其是涉及一种三层绝缘镀锡绞合线,应用于安全标准符合UL1950,IEC60950的变压器及高频绕组线圈。
背景技术
目前用在变压器或高频线圈上的三层绝缘绞合绕组线,由多股铜导体,两层聚酯绝缘和外层聚酰胺绝缘组成,这类绝缘线耐热等级为E级(130℃),B级(℃)。随着电子,电讯,电源设备的迅猛发展,E级(130℃)和B级(130℃)的耐温等级已不能满足安全、可靠、稳定性能的要求,电子市场迫切需求耐热等级更高的三层绝缘绕组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耐热等级更高的用于变压器或高频线圈的三层绝缘镀锡绞合线。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三层绝缘镀锡绞合线,该绞合线包括:
铜导体:由7根铜丝构成一正六边形结构;
镀锡层:镀设在铜丝的外表面;
聚醚醚酮绝缘层:包设在镀锡层的外侧;
聚酰胺树脂层:包设在聚醚醚酮绝缘层的外侧。
所述的铜丝为直径为1.17mm的电工软铜线。
所述的聚醚醚酮绝缘层设有两层,依次包设在镀锡层的外侧,构成绞合线的绝缘机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两层结构的复合绝缘层以及一层树脂结构层,并配合内部设置的镀锡层,使得耐热等级达到F级(155℃),所得线体更耐磨,易于绕制,易于加工。采用本发明的新型变压器或高频线圈在体积缩小和重量减少方面与现有技术具有相当的优势外,其安全可靠性、稳定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一种用于变压器或高频线圈的镀锡绞合线三层绝缘绕组线,其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铜导体1、镀锡层2、两层聚醚醚酮绝缘层3、聚酰胺树脂层4,铜导体1由7根直径为1.17mm的电工软铜线构成一正六边形结构,镀锡层2镀于软铜线的外面,两层聚醚醚酮层3依次挤包于镀锡层2外面,聚酰胺树脂层4挤包于两层聚醚醚酮层3的外面。
使用Φ1.17mm的电工软铜线经拉细后进行退火涂锡后再进行绞合,通过30型3头挤塑机将两层聚醚醚酮绝缘层3和聚酰胺树脂绝缘层4挤包在镀锡铜导体绞合线的外面。
用于变压器或高频线圈的镀锡铜导体绞合线三层绝缘绕组线的性能为:
1、耐温等级F级(155℃);
2、镀锡铜导体其抗干扰性和高频性都比铜导线佳;
3、镀锡铜线比纯铜导线抗氧化性要佳;
4、耐磨性和表面光滑性佳,耐电压特性优良,击穿电压大于15kV,获得强化绝缘(试验电压=3000Vrms,1min)的鉴定;
5、无须剥离外层就可直接焊接,焊锡性420℃≤3S;
6、耐化学溶剂,耐浸渍漆性能佳;
7、挤塑加工性能佳。
8、所得三层绝缘绞合线可是高频线圈体积缩小,高频性能更佳。
用于变压器或高频线圈的GPX-F(JX)三层绝缘绕组线与普通的GPX-B(JX)三层绝缘绕组线性能比较如表1所示。
表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川叶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川叶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366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加热检测管道中血液的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机电设备底盘调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