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合物浆制造方法、制造装置以及水合物蓄热式空调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36712.4 | 申请日: | 2012-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759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张鹏;石新杰;马志伟;古井秀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9K5/04 | 分类号: | C09K5/04;F24F5/00;F24F1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旭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0 | 代理人: | 郑立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合物 制造 方法 装置 以及 蓄热 空调 系统 | ||
1.一种水合物浆的制造方法,该方法是:冷却含有四丁基溴化铵的水溶液,其特征在于,将冷却温度设定为高于水合数较小的第1水合物的凝固点温度、低于水合数较大的第2水合物的凝固点温度,通过解除过冷状态,生成仅含高潜热量第2水合物的水合物浆;
所述第1水合物的水合度约为26的水合物,所述第2水合物水合度约为36或更高的水合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合物浆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蓄热式热交换器通过制冷剂回路连接至冷热源;通过所述蓄热式热交换器冷却含有四丁基溴化铵的水溶液;在水溶液温度处在高于第1水合物的生成温度、低于第2水合物的生成温度的温度范围时,启动过冷却解除装置,直接生成只含有高潜热量第2水合物的水合物浆。
3.一种水合物浆的制造装置,该装置为用于制造只含有四丁基溴化铵第2水合物浆的水合物浆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蓄热槽,用于容纳四丁基溴化铵水合物;
冷热源,具有制冷剂回路;
蓄热式热交换器,用于使来自所述冷热源的制冷剂与来自所述蓄热槽的水合物进行热交换;
过冷却解除装置,设于所述蓄热式热交换器与所述蓄热槽之间;
水合物温度传感器,检测通过所述蓄热式热交换器的水合物的出口温度;
控制器,其与所述过冷却解除装置以及所述水合物温度传感器电连接,在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水合物温度处在高于水合数较小的第1水合物的凝固点温度、低于水合数较大的第2水合物的凝固点温度的温度范围时,所述控制器对所述过冷却解除装置进行控制,以启动过冷却解除装置,直接生成只含有高潜热量第2水合物的水合物浆。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合物浆制造装置,其中:所述过冷却解除装置是设置于所述蓄热式热交换器与所述蓄热槽之间的旁通管内的搅拌器,通过所述搅拌器的搅拌解除过冷状态。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合物浆制造装置,其中:所述过冷却解除装置是设置于所述蓄热式热交换器与所述蓄热槽之间的旁通管内的帕尔帖元件,使用所述帕尔帖元件进行局部冷却,通过添加結晶核解除过冷状态。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合物浆制造装置,其中:所述过冷却解除装置是设置于所述蓄热式热交换器与所述蓄热槽之间的旁通管内的滤网、静态混合器。
7.一种水合物蓄热式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容纳四丁基溴化铵水合物的蓄热槽;具有使来自冷热源的制冷剂与来自蓄热槽的水合物进行热交换的蓄热式热交换器的空调装置的制冷剂回路;设于蓄热式热交换器与蓄热槽之间的如权利要求4~6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过冷却解除装置;水合物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通过所述蓄热式热交换器的水合物的出口温度;
控制器,其与所述过冷却解除装置以及所述水合物温度传感器电连接,在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水合物温度处在高于水合数较小的第1水合物的凝固点温度、低于水合数较大的第2水合物的凝固点温度的温度范围时,所述控制器对所述过冷却解除装置进行控制,以启动过冷却解除装置,直接生成只含有高潜热量第2水合物的水合物浆。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合物蓄热式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剂回路包括:压缩制冷剂的压缩机、至少作为制冷剂的冷凝器而发挥作用的热源侧热交换器、使制冷剂减压的第1及第2膨胀机构、至少作为制冷剂的蒸发器而发挥作用的利用侧热交换器、以及作为使制冷剂与蓄热槽内的用于制造水合物及水合物浆的水溶液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而发挥作用的蓄热式热交换器。
9.一种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合物蓄热式空调系统的运用,其特征在于,
该空调系统可以实现以下三种运行状态:使从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在热源侧热交换器中冷凝、经第1膨胀机构减压后在蓄热式热交换器中进行蒸发以在蓄热槽内生成水合物实现冷热蓄存的蓄冷运行状态、使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在热源侧热交换器中冷凝、接着在蓄热式热交换器中进行冷却、经第2膨胀机构减压后送入利用侧热交换器进行蒸发从而利用蓄热槽内水合物的冷热能之冷热利用供冷运行状态、以及常规供冷运行状态,并可在所述三种运行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水合物蓄热式空调系统的运用,其特征在于,通过改变所述制冷剂回路的制冷剂循环方向,还可以改造成在供暖用蓄热运行状态、利用蓄热之除霜运行状态以及常规供暖运行三种状态间进行切换的制冷剂回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大金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上海交通大学;大金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3671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蓝莓白兰地的生产工艺
- 下一篇:耐热防水透明涂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