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原料熔化炉在审
申请号: | 201210237008.0 | 申请日: | 2012-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107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上原友辅;小熊孙权;伊藤匠;坂和博幸 | 申请(专利权)人: | HOYA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3B5/00 | 分类号: | C03B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音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1267 | 代理人: | 赵伟 |
地址: | 日本国东京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原料 熔化炉 | ||
1.一种原料熔化炉,其特征在于,
至少设有原料处理部件和加热机构,并且,在所述原料处理部件内设有滞留部;
所述原料处理部件具备投入原料的投入口和供所述原料熔化后的熔化物流出的流出口,且配置成所述投入口相比所述流出口位于上方,并且,该原料处理部件由从筒状和槽状中选择的形状构成,其中,所述原料是用于制造由无机材料形成的部件的原料;
所述加热机构对在该原料处理部件内从所述投入口侧朝向所述流出口侧移动的所述原料进行加热;
所述滞留部使在所述原料处理部件内一边熔化一边移动的所述原料暂时滞留在所述原料处理部件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料熔化炉,其特征在于,
所述原料处理部件由筒状的原料处理管构成,
所述原料处理管以使该原料处理管的中心轴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的方式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原料熔化炉,其特征在于,
所述原料处理管至少具有筒体和一个以上的滞留部形成部件,
在所述筒体的内周面固定配置有一个以上的滞留部形成部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原料熔化炉,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个以上的滞留部形成部件中的至少一个滞留部形成部件被配置成与所述内周面略紧密接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原料熔化炉,其特征在于,
与所述内周面略紧密接合的多个块状的滞留部形成部件沿着所述筒体的内周方向被配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原料熔化炉,其特征在于,
在沿着所述筒体的内周方向相互邻接的两个块状的滞留部形成部件之间设有间隙。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原料熔化炉,其特征在于,
作为与所述内周面略紧密接合的滞留部形成部件而使用一个环状的滞留部形成部件,其中,所述环状的滞留部形成部件的外周形状与所述筒体的中心轴方向上的任意一个位置处的内周形状略呈一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原料熔化炉,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环状的滞留部形成部件上,设有从沿着该滞留部形成部件的轴向贯通的微孔、和沿着该滞留部形成部件的轴向贯通的微缝中选择的至少任意一种流道。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原料熔化炉,其特征在于,
作为与所述内周面略紧密接合的滞留部形成部件而使用一个板状的滞留部形成部件,其中,所述板状的滞留部形成部件的外周形状与所述筒体的中心轴方向上的任意一个位置处的内周形状略呈一致。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原料熔化炉,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板状的滞留部形成部件上,设有从沿着该滞留部形成部件的轴向贯通的微孔、和沿着该滞留部形成部件的轴向贯通的微缝中选择的至少任意一种流道。
11.如权利要求7~10中任一项所述的原料熔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的内径随着从所述投入口侧朝向所述流出口侧而变小。
12.如权利要求3~11中任一项所述的原料熔化炉,其特征在于,
构成所述滞留部形成部件的材料是从石英玻璃、氧化铝、电熔耐火砖、铂、铂系合金、金以及金系合金中选择的任意一种材料。
13.如权利要求2~12中任一项所述的原料熔化炉,其特征在于,
所述原料处理管至少具有筒体,
在所述筒体的内周面上设有与该筒体呈一体的凸部。
14.如权利要求2~13中任一项所述的原料熔化炉,其特征在于,
所述原料处理管至少具有筒体,
在所述筒体的内周面上设有凹部。
15.如权利要求2~14中任一项所述的原料熔化炉,其特征在于,
所述原料处理管至少具有筒体,其中,所述筒体具有将两个以上的筒状部件串联连接的结构,
在所述筒体的内周面上设有至少一个以上的错层,其中,所述错层通过一个筒状部件与其他筒状部件的连接而形成,并且沿着圆周方向连续地形成,
在所述一个以上的错层中的至少任意一个错层中,该错层的所述投入口侧的内径大于该错层的所述流出口侧的内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HOYA株式会社,未经HOYA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3700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