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PVC聚酯增塑材料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37138.4 | 申请日: | 2012-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867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徐培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宝津塑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7/02 | 分类号: | C08L67/02;C08G63/20;C08G63/78;C08L27/06 |
代理公司: | 江苏致邦律师事务所 32230 | 代理人: | 徐蓓 |
地址: | 21543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vc 聚酯 材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产PVC制品时添加的一种聚酯增塑剂,具体涉及一种PVC聚酯增塑材料。
背景技术
聚氯乙烯是五大通用树脂之一,其产量仅次于聚乙烯。随着化学建材的大量推广和使用,PVC硬制品的使用比例不断提高,尤其是管材、板材和型材等需求增长迅速,因此对聚氯乙烯的使用性能有了更高的要求。聚氯乙烯树脂较脆,传统增韧改性技术通常是在树脂中加人橡胶弹性体,却是以降低材料宝贵的刚性、耐热性、尺寸稳定性为代价的。
近年来发现,通用型PVC 增塑剂邻苯二甲酸酯具有潜在的致癌性,又由于其本身的小分子特性,在PVC 制品中极易迁移和被溶剂抽出,不但影响产品性能,还直接威胁人类的健康。因此,聚酯型辅助增塑剂应运而生。由于聚酯增塑剂与PVC 可形成较强的分子间相互作用,使小分子增塑剂难于向外界迁移和抽出,本文旨在考察第三组分对聚酯支化度的影响,以期达到优化聚酯增塑剂的目前,在丰富和优化高分子增塑剂产品方面具有实际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目的在于通过熔融缩聚的方法,合成一种己二酸丙二醇型聚酯增塑剂,将其作为辅助增塑剂用于软质PVC的制备,并通过引入第三单体三羟甲基丙烷,控制第三单体的加入量,合成了具有不同支化度的聚酯,提高了PVC增塑效果。
1. 一种PVC聚酯增塑材料,其特征在于通过熔融缩聚的方法制备而成:通过在己二酸和1,2-丙二醇的反应体系中,引入第三单体三羟甲基丙烷,并控制第三单体的加入量,合成具有不同支化度的聚酯。
2. 步骤1所述的将1,2-丙二醇、己二酸和催化剂二丁基氧化锡加入到四口瓶中加热,待反应物透明均一后保持温度185-205℃,反应3h( N2保护),后期用减压的方式继续反应约60 min,得到己二酸丙二醇型聚酯增塑剂。
3. 步骤1所述的得到己二酸丙二醇型聚酯增塑剂的基础上,通过在反应体系中加入三羟甲基丙烷( TMP ) 合成支化聚酯。
4. 步骤1所述的聚酯的平均分子量越高,其增塑PVC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越低,增塑效率越高。
5. 步骤1所述的添加直链聚酯增塑剂对增塑PVC材料的热稳定性有所改善,当聚酯分子量升高时热稳定性也变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熔融缩聚的方法,合成了己二酸丙二醇型聚酯增塑剂,将其作为辅助增塑剂用于软质PVC的制备,并通过引入第三单体三羟甲基丙烷,控制第三单体的加入量,合成了具有不同支化度的聚酯,提高了PVC增塑效果。
附图说明
图1直链型和支链型聚酯的分子结构示意图。
图2不同聚酯增塑PVC 材料的损耗角正切-温度关系力学松弛谱图。
图3增塑 PVC 的热失重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但对本发明没有限制。
实施例1
本实施例将醇、酸和催化剂二丁基氧化锡加入到四口瓶中,加热,待反应物透明均一后保持一定温度反应3 h( N2保护),后期用减压的方式继续反应约60 min,得到反应产物。在此基础上, 通过在反应物中加入三羟甲基丙烷( TMP ) 合成支化聚酯。如图1所示。
实施例2
本实施通过改变反应条件和配方,合成不同分子量及支化度的聚酯增塑剂。表1为不同反应条件下合成聚酯的平均分子量和支化度的测定结果。编号 L- n 为直链型聚酯,B- n 为支链型聚酯。支链聚酯的支化度通过三羟甲基丙烷在聚酯中的含量间接表征。
表1 材料特性
实施例3
本实施例说明不同聚酯增塑PVC 材料的损耗角正切-温度关系力学松弛谱图如图2所示,图中各条曲线出现的最大损耗峰为增塑 PVC 的玻璃化转变峰。由图2 (a)可知,在不同分子量的直链型聚酯增塑PVC 的共混体系中,各条曲线均在 35℃左右出现一个损耗峰,说明直链聚酯与PVC 有很好的相容性。随着直链聚酯分子量的增加,增塑 PVC的玻璃化温度向低温区偏移,偏移的程度与 DOP 增塑的 PVC材料相比不十分明显,说明随着聚酯分子量的增大,增塑效率有小幅提高。图2 (b) 所示为支链型聚酯对增塑PVC 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可看出在分子量接近的情况下,随着聚酯增塑剂支化度的增大,相应增塑PVC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有小幅度的提高。
实施例4
本实施例说明增塑PVC的热稳定性,图3是增塑 PVC的热失重曲线。图3(a)用聚酯部分代替 DOP后,PVC材料的热稳定性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且随着所添加聚酯分子量的增大,材料的热稳定性也相应提高,由图3(b)可以看到,在数均分子量变化不大的情况下,随着聚酯支化度的提高,高度支化的聚酯与PVC之间、聚酯与聚酯之间强大的相互缠结作用力,使HCl难以脱除,增大了树脂的热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宝津塑业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宝津塑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3713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