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鹿草降血脂提取物的制备及分离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37555.9 | 申请日: | 2012-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366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符波;唐卿;曹秋娥;符泳 | 申请(专利权)人: | 符波;唐卿;上海普润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28 | 分类号: | A61K36/28;A61P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43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鹿草降 血脂 提取物 制备 分离 方法 | ||
1.一种以菊科植物鹿草为原料,制备及分离具有降血脂活性提取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方法制备得到含有黄酮及其甙类和三萜及其皂甙类的降血脂活性提取物,该提取物中含有以矢车菊素(化合物1)即花青素类为结构特征的水溶性降血脂成分及以白桦脂醇即羽扇豆烷型五环三萜(化合物2)为结构特征的脂溶性降血脂成分:
将鹿草植物用溶剂提取得总浸膏,该浸膏(或用乙酸乙酯或乙醚-丙酮-甲醇或水-正丁醇萃取所得部位浸膏)经过硅胶柱层析(或聚酰胺柱层析或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柱层析)、混合溶剂梯度洗脱的方法,分离纯化得到以上降血脂活性提取分离物。
2.如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方法中,总浸膏提取时溶剂与原料的物料比在2∶1到10∶1范围内,提取时如采用室温下浸提,则每次7天,浸提3~4次;亦可采用加热回流提取或煮提,每次2~3小时,提取3次;或采用超生提取等其它现有技术进行提取;提取或萃取溶剂可选择水、1-5%(V/V)盐酸或醋酸水、75-95%(V/V)乙醇或甲醇、正丁醇、异丙醇、乙酸乙酯、丙酮种的一种、两种或三种,其中以制备高活性的水溶性提取物为目标所优选的提取溶剂是水或混合溶媒系统:水-正丁醇(0.5-1∶0.5-8)。
3.如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硅胶柱层析时选用的溶剂体系为石油醚比乙酸乙酯(20∶1到1∶5)或石油醚比丙酮(50∶1到3∶1)梯度洗脱。
4.如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经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提取物粗品可通过以下方法采用以下A、B、C、D四种方法中任意一种进行分离纯化精制:
A通过硅胶柱层析纯化,选用石油醚和乙酸乙酯(15∶1)或石油醚和丙酮(20∶1)洗脱,纯化所得产品含20%总黄酮和15%总三萜及0.03%的化合物2;
B亦可进一步采用石油醚和丙酮或石油醚和乙酸乙酯以及正丁醇和水溶剂体系重结晶纯化,得到的产品为棕黄色无定形粉末,其含有25%总黄酮和18%总三萜及0.03%的化合物1;
C亦可用聚酰胺柱层析分离纯化,水和乙醇(1∶5-1∶1)洗脱得到的产品为含有20%总黄酮的棕黄色无定形粉末;
D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柱层析分离纯化,水和乙醇(1∶5-1∶1)洗脱得到的产品为含有28%总甙的淡黄色无定形粉末。
5.如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提取分离物中黄酮类化合物、三萜类化合物及其甙类均为降血脂有效成分,其中代表性单体化合物分别是矢车菊素及白桦脂醇。
6.如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得到提取分离物具有降血脂用,可降低甘油三脂、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对高/低密度脂蛋白比值也有明显的增加作用。
7.如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提取分离物中脂溶性成分对总胆固醇有明显的降低作用,水溶性成分除具有相同作用外,尚可显著降低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LDL),并增加高/低密度脂蛋白比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符波;唐卿;上海普润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符波;唐卿;上海普润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3755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双极膜对果酒进行降酸处理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陶瓷纤维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