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外线燃气灶用的陶瓷板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37718.3 | 申请日: | 2012-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779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王珏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珏 |
主分类号: | F24C15/24 | 分类号: | F24C15/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工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6 | 代理人: | 叶万东 |
地址: | 317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外线 燃气灶 陶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炉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红外线燃气灶用的陶瓷板。
背景技术
现有市场上出售的各种红外线燃气灶,尽管其结构多种多样,但其上的燃烧器大都是采用红外线陶瓷板结构。
最早的红外线陶瓷板大都采用方形或梯形孔体结构,虽然其具有加工简单、生产成本低并且几乎没有散热损失等优点,但众所周知,在这些方形或梯形孔体的边角处存在应力现象,以至这些红外线陶瓷板使用时间一长就容易发生开裂和回火现象,所以,现在的红外线陶瓷板多采用圆孔体结构,但是,由于现有红外线陶瓷板的燃烧端面为平面结构,大约30s~1min才可将火点着,所以存在点火慢、燃烧不充分、热耗能大等缺点。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的红外线陶瓷板存在的点火慢、燃烧不充分、热耗能大等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点火快、聚热节能型红外线陶瓷板。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红外线燃气灶用陶瓷板,包括均匀密布的轴向火孔,在该陶瓷板的着火端面上具有凸出部和凹入部,该凸出部和凹入部在陶瓷板的横向、纵向上交错排布。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该凸出部包含的轴向火孔数与凹入部包含的轴向火孔数的比值为12~1:2。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该凸出部包含的轴向火孔数与凹入部包含的轴向火孔数的比值为5~1:1。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该凸出部包含的轴向火孔数与凹入部包含的轴向火孔数的比值为1:1。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该凸出部和凹入部的外轮廓呈流线型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该轴向火孔为圆火孔或方火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该凸出部最凸处相对于凹入部最凹处的垂直距离为1.5mm~4mm。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该凸出部最凸处相对于凹入部最凹处的垂直距离为2mm~3mm。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该凸出部最凸处相对于凹入部最凹处的垂直距离为轴向火孔孔径的1~2倍。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该凸出部最凸处相对于凹入部最凹处的垂直距离为轴向火孔孔径的1.2~1.5倍。
由于本发明红外线燃气灶用陶瓷板的着火端面采用纵横交错排布的凹凸结构,可使凹入部中燃气燃烧后产生的热量迅速加热凸出部,所以可瞬间将火点着,凸出部迅速进入燃气燃烧状态来加热炊具,本发明具有点火快、沟槽燃烧充分、燃烧效果好、热效能利用率高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红外线燃气灶用陶瓷板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红外线燃气灶用陶瓷板,包括均匀密布的轴向火孔2,轴向火孔2可为圆火孔,也可为方火孔。在陶瓷板的着火端面上具有凸出部1和凹入部3,凸出部1和凹入部3都设有轴向火孔2,这样凹入部3内的轴向火孔2燃烧后可迅速将热量传至凸出部1。凸出部1和凹入部3在陶瓷板的横向、纵向上交错排布,凸出部1和凹入部3的外轮廓最好呈流线型结构,这样可均匀增大辐射面和燃烧面,沟槽燃烧更充分,且使边角不受到应力作用,而且,这样的陶瓷板可适应各种锅底的要求,无论是平底锅还是弧形锅底都可与陶瓷板有合适的距离,传热效率高。凸出部1包含的轴向火孔数2与凹入部3包含的轴向火孔数2的比值为12~1:2,优选5~1:1,最好为1:1,如图1剖视示意图所示凸出部1包含三个轴向火孔2,凹入部3包含两个轴向火孔2。凸出部1的最凸处相对于凹入部3最凹处的垂直距离为1.5mm~4mm,优选2mm~3mm,或者,凸出部1最凸处相对于凹入部3最凹处的垂直距离为轴向火孔2孔径的1~2倍,优选1.2~1.5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珏,未经王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3771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简易电测地下水位计及其测量方法
- 下一篇:一种导光板及照明灯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