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够抑制注射针交叉感染的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38352.1 | 申请日: | 2012-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208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冯忠;冯志凌;浦晓冬;黄煜;冯祯宇;刘莹洁;盛亚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宇寿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32 | 分类号: | A61M5/32;A61M5/178;A61B5/1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19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能够 抑制 注射针 交叉感染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抑制注射针交叉感染的装置,属医疗用品。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为了防止和减少疾病的交叉感染,许多国家生产商都开始开发研究一种带有安全装置的注射器、注射针、手术刀、留置针等消耗用品,尤其安全注射器其市场极大,国际国内已开始推广使用,但由于安全注射器结构复杂,制造成本极高,所以其市场销售价是普通注射器的三至五倍或更高,同时根据国际管理规范要求,带有利器的注射器必须储存在规定的储存器内后一起销毁处理,所以也增大了储存容器空间,提高了销毁成本,为解决以上的不足需进一步改进。
为解决以上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模具设计简单,生产工艺方便,生产成本低的一种能够抑制注射针交叉感染的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注射针交叉感染的装置,更具体的是在现有的一次性注射针上设计有一个安全防刺装置,注射针针座可配上不同规格的注射器,待药液注射或溶药、抽血结束后启动安全防刺装置针尖能被锁定在安全防刺装置内,在一般场所和销毁处理中人员不会被刺伤,降低制造成本,提高竞争力是关键。
为了解决以上整个合理的全过程,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能够抑制注射针交叉感染的装置,该注射针包括针尖套、针尖、针座、凸耳、6∶100锥孔、薄弱处、钩台、定位钩、左右档条、卡槽、钩片、拉钩、安全罩、安全罩平面组成,其中针尖套和针尖是另行组装上去的,其它是一起注塑成型的,其针尖粘结装配在针座头部,针尖内孔与6∶100锥孔相通,针尖套装配在针座上起保护针尖作用。
其特征在于:一种能够抑制注射针交叉感染的装置由于薄弱处的原因,安全罩可翻转180°以钩台上平面和安全罩平面在同一平面时拉钩钩住钩片,安全罩向针尖方向翻转时拉钩与钩片即分离。
为减少包装成本缩小空间也可在小包装时安全罩向针尖套翻转直至卡槽卡住针尖套,此时减小了包装体积,降低了生产成本和更好的进行工艺加工,同时也减少了运输成本。
为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模具成本,针座可单独注塑成型,成型后的针座紧固定位在钩板孔中。
钩片和拉钩的设置是很有讲究的,也是一个关键技术,拉钩钩住钩片时安全罩小头端与针尖成相对方向,钩台上平面与安全罩平面保持在一个平面上,反之,安全罩小头端与针尖为同一方向,此时拉钩与钩片分离,由于二者可以重合和分离,制作模具时相对现有技术连成一体靠曲臂张力来定位的要简单的多,在同样的注塑成型机上,其产量可在二倍以上,降低了能源,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也提高了竞争能力,本技术利用的钩片拉钩定位,分离这是一种设计原理,也可以用其它不同形状,二者能重合和分离的原理都为本技术范围内。
本技术另一形式,钩板孔可直接与注射器相配合后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
图2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图;
图3为使用完毕后针尖被锁定的示意图;
图4为钩片、拉钩分离图;
图5为针座单独成型与安全防刺装置分离图;
图6中安全防刺装置钩片、拉钩重合;
图7为减少包装空间的示意图;
图中1-针尖套、2-针尖、3-针座、4-凸耳、5-6∶100锥孔、6-薄弱处、7-钩台、8-定位钩、9-左右档条、10-卡槽、11-钩片、12-拉钩、13-安全罩、14-安全罩平面、15-钩板孔、16-针座外圆、17-卡台。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7所示,如果已是灭菌产品,首先撕开小包装,通过针座上凸耳4和6:100锥孔5直接连接在螺口注射器或插口注射器上,翻转安全罩13至拉钩12钩住钩片11使之安全罩平面14和钩台上平面稳定保持在一个水平面上,给操作时留下了空间,同时医务人员在注射时不会由于安全罩没有固定而晃动而影响操作,待溶药、注射或抽血完毕后,由安全罩向针尖方向翻转至定位钩8钩住钩台7,此时针尖已进入左右档条,被左右档条锁定在安全罩内,为减少利器盒的空间,可把针和注射器分开后分别存放处理,在国际规范中,一般带有利器的和非利器的存放和处理价格是不同的,所以分开放置可减少存储和处理成本;
为了更能降低模具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本技术的设计可把针座单独注塑成型后紧配在装置上的钩板孔中,其使用效果相同;
本技术另一方式是装置上的钩板孔尺寸根据注射器头部设定的螺旋外径的尺寸可紧配在上面。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变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宇寿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宇寿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3835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线能量发射系统和制造和使用该系统的方法
- 下一篇:发电机全自动转换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