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地震波的地下入侵监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38481.0 | 申请日: | 2012-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447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彭苏萍;梁喆;郑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彭苏萍;梁喆 |
主分类号: | G08B13/00 | 分类号: | G08B13/00;G01V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地震波 地下 入侵 监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全防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从地下进行入侵报警的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偷盗违法犯罪行为也在不断上升,诸如银行、金库、博物馆、古墓、重要的库房被盗的案件时有发生。目前我国的安防领域的主要防范措施和设备是视频监控、红外探测、微波探测、声控报警、超声波探测、振动入侵探测器等设施和设备。视频监控系统只要有摄像头安装的地方就可以监控,但摄像头安装的地方必须要有光源,因此不能对黑暗中的目标进行监控,即不可全天候工作。在室外易受自然气候影响,且摄像头安装不隐蔽,不法分子很容易知道摄像头安装的位置,从而避开摄像头进行违法活动。同时,目前对视频信号的智能化处理还存在困难,不能实现自动监控。
红外探测布防范围小,且造价较高,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不适于室外安装,准确率较低。微波探测采用多普勒雷达原理进行入侵探测,根据接收到的回波的多普勒频移来判断是否有人入侵,但是这种探测存在两个不足:(1)由于微波的穿透力强,所以这种报警器对室内活动人员的屏蔽较弱,容易引起虚警;(2)环境中的金属物体对微波反射较强,容易在大面积的物体背后形成探测盲区,造成防范漏洞。声控报警器价格低,但是误报率高,只适用于较为安静的场所,不适于嘈杂环境。超声波入侵探测通过超声波发射器发射超声波,在有效距离内如有活动目标反射,则回波频率与原发射频率将会有多普勒频差,利用该频差报警,但也存在误报的现象,且不能判断活动目标的类型。振动入侵探测器用来检测入侵者用工具破坏ATM机等物体所产生的机械冲击而引起报警的探测装置或用于探测入侵者用工具破坏建筑物等所产生的机械冲击而引起报警的探测器装置,适用于不同结构的ATM机、保险柜、墙体、门、窗及铁护栏等物体的防范,可以有效地防止被防护物体的砸、打、撬等的破坏活动。但振动入侵探测器只能检测振动,不能判断振动类型,对地下浅层挖掘,进而进行入侵的行为不能作出判断。
以上的安防设备对于在地面上出现的犯罪行为起到了有效的监控和监测的作用,但对于目前出现的一些新的犯罪手段,比如,在接近金库很远的地方从地下挖掘,形成一个通道,直到金库的地下,再进行盗窃。上述的监控、监测方法对这样的犯罪形式均无能为力。类似这样的犯罪行为不仅出现在银行、金库等民用领域,甚至在监狱、边防等重点防护领域也层出不穷。利用地下挖掘越狱、偷渡、偷盗的犯罪行为,往往让这些部门的保卫人员防不胜防。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地震波实现地上、地下入侵报警、入侵目标定位、入侵目标跟踪、入侵行为识别、入侵目标移动描述,可从根本上解决传统安防系统在地下出现入侵时存在监测盲区的问题,为安防领域提供一种新型有效的防范系统。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借助地震勘探的原理,对地下入侵的行为进行定位、识别和判断,有效防止从地下入侵实施违法犯罪的行为。借助模式识别的理论,对运动物体和人类的各种行为进行区分,通过对采集到的地震波信号进行预处理和特征提取后,和特征库的特征进行匹配,找出潜在的是否有入侵的行为发生。同时,本发明可以识别入侵的行为是在地面发生还是在地下发生,并可以对其趋势进行跟踪。对于本发明所述的地震波监测系统布置的区域范围内,可以在三维立体地图上显示出具体的位置。
本发明主要由地震波探测传感器(1)、电源控制单元(2)、数据采集单元(3)、通信控制单元(4)、计算机单元(5)和报警单元(6)等组成。各部分的功能是:地震波探测传感器(1)用于拾取运动物体或人类活动激发的地震波信号;数据采集单元(3)将地震波探测传感器拾取的地震波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通信控制单元(4)用于将数据采集单元转换的数字信号传输到计算机单元(5),在计算机单元(5)上将地震波信号进行分析,找出入侵行为发出的信号,并进行识别、分类、符合报警的条件报警单元(6)进行报警,电源控制单元(2)为数据采集单元(3)和通信控制单元(4)提供电能。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地震波探测传感器(1)可以使用一维的传感器,也可以使用三维的传感器;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地震波探测传感器(1)可以安装在野外或者地下,属于隐蔽式安装;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通过地上或地下运动目标激发的地震波信号进行采集,结合模式识别的功能,完成目标分类识别、预警和趋势跟踪任务;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通过检测到的地震波,可以判断出地震波激发的地点;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通过检测到的地震波,可以对激发地震波的行为作出判断,判断出是否是入侵行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彭苏萍;梁喆,未经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彭苏萍;梁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384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装置寿命试验台
- 下一篇:无源无线测温天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