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座椅靠背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38507.1 | 申请日: | 2012-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741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加藤晃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铃木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N2/46 | 分类号: | B60N2/46;B60N2/6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11323 | 代理人: | 权鲜枝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座椅 靠背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座椅靠背,其中在座椅靠背主体中形成有存放扶手的扶手主体的存放部,该座椅靠背主体包括座椅靠背框架、支撑在该座椅靠背框架上的座椅靠背软垫和覆盖该座椅靠背软垫的表皮材料,
该扶手主体围绕基端部侧的水平轴可转动地支撑在座椅靠背框架上,并且可在该扶手主体存放在该存放部中的存放状态和该扶手主体从该存放部向座椅前方侧突出的使用状态之间自由切换,
在座椅靠背框架侧的扶手支撑部突出设置有制动销,该制动销设定扶手主体围绕水平轴的摆动范围,并且
在扶手主体的基端部的宽度方向上的端部形成有引导槽部,当扶手主体围绕水平轴摆动时,该引导槽部由制动销引导。
背景技术
传统上,在上述座椅靠背中,如日本专利公开2005-287724号中所公开的,在扶手的侧面框架(扶手框架)中形成支撑水平轴的轴承部和引导槽部。
通常,扶手的侧面框架(扶手框架)、水平轴、制动销等由金属制成。因此,在上述传统技术中,需要在扶手的轴承部、水平轴、引导槽部等上设置缓冲组件(例如,衬套)以避免金属部件之间的接触,由此防止异常噪声的产生。结果,部件的数目增加,结构变得复杂,并且组装的容易性降低。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做出的,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减少部件的数目,可以简化结构,并且可以提高组装的容易性的座椅靠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一种座椅靠背,
其中在座椅靠背主体中形成有存放扶手的扶手主体的存放部,该座椅靠背主体包括座椅靠背框架、支撑在该座椅靠背框架上的座椅靠背软垫和覆盖该座椅靠背软垫的表皮材料,
该扶手主体围绕基端部侧的水平轴可转动地支撑在该座椅靠背框架上,并且可在该扶手主体存放在该存放部中的存放状态和该扶手主体从该存放部向座椅前方侧突出的使用状态之间自由切换,
在该座椅靠背框架侧的扶手支撑部突出设置有制动销,该制动销设定该扶手主体围绕该水平轴的摆动范围,并且
在该扶手主体的基端部的宽度方向上的端部形成有引导槽部,当该扶手主体围绕该水平轴摆动时,该引导槽部由该制动销引导,
其中该扶手主体在基端部的宽度方向上的端部包括衬套,该水平轴插入并支撑在该衬套中,并且
该引导槽部形成在该衬套中。
该扶手主体在基端部的宽度方向上的端部包括衬套,该水平轴插入并支持在该衬套中,并且该引导槽部形成在衬套中。因此,当该衬套由树脂材料模制而成时,可以防止水平轴或制动销与金属部件接触。从而可以防止由于金属部件之间的接触而产生异常噪声。
例如,与在水平轴、轴承部、制动销、引导槽部等上设置衬套等树脂材料作为缓冲组件以防止由于金属部件之间的接触而产生异常噪声的技术相比,可以减少组件的数目,可以简化结构,并且可以提高组装的容易性。
在本发明中,
该引导槽部与支持该水平轴的衬套的轴承部大致同轴心地形成,并且该引导槽部包括与该轴承部大致同轴心的彼此相对的内侧周壁和外侧周壁,
在该引导槽部的径向外侧设置有加固该引导槽部的加固部,并且
该加固部包括与该外侧周壁相对的加固周壁、连接该外侧周壁与该加固周壁的宽度方向上的端部的加固侧壁、以及相对于该轴承部的轴心径向放置并且连接该外侧周壁与该加固周壁的壁表面的多个加固梁。
利用上述配置,当扶手处于使用中时,该加固侧壁、该多个加固梁以及该加固周壁足可以抵抗从该水平轴施加到该衬套的力。因此,可以有效提高该衬套的强度,并且可以提高该衬套的耐用性。
在本发明中,
当该加固部和该引导槽部在该衬套中被形成为在该扶手主体的使用状态下处于从该轴承部的上方朝向座椅后方侧时,
在该扶手主体的使用状态下的该加固部的座椅后方侧的加固周壁部分被形成为竖直截面为弧形形状,并且
该加固周壁的外表面平滑地连接到该衬套所安装到的扶手主体部的扶手表面,可以提供以下效果。
当该扶手主体围绕该水平轴转动时,竖直截面具有弧形形状的加固周壁部分可以被该存放部的底部引导。从而该扶手主体可以平滑转动。因此,可以减少施加到该水平轴的负荷。
该加固周壁的外表面(设计表面)平滑地连接到该衬套所安装到的该扶手主体部的扶手表面。因此,可以提高扶手的外观品质。
在本发明中,
当在该扶手主体的使用状态下的该加固部的座椅前方侧的加固周壁部分被形成为竖直截面具有L形状的角部时,可以提供以下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铃木株式会社,未经铃木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385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