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固态有机废弃物好氧发酵反应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39545.9 | 申请日: | 2012-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193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马小杰;黄瑾;朱浩川;励建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 |
主分类号: | C12M1/00 | 分类号: | C12M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51 | 代理人: | 王法男 |
地址: | 200125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态 有机 废弃物 发酵 反应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废弃物发酵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固态有机废弃物好氧发酵反应器。
背景技术
好氧发酵过程是有机物在有氧的条件下,利用好氧微生物所分泌的外酶将固态有机废弃物分解为溶解性有机物质,再渗入到细胞中。微生物通过代谢活动,把其中一部分有机物氧化成简单的无机物,为生物生命活动提供所需的能量,另一部分有机物转化为生物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形成新的细胞体,使微生物不断增殖。在此过程中,放出大量能量,除一小部分为细胞质合成提供能量外,其余均以热量的形式放出,使物料温度升高和蒸发水分,最高温度可达60℃~70℃,达到巴氏消毒的范围(温度50℃~70℃,消毒时间30min),固态有机废弃物经过高温处理,其中的寄生虫卵、致病菌等被杀灭,从而使污泥达到无害化。
好氧发酵处理过程中,固态有机废弃物含水率从初始的60%~70%降至最终出料的约40%,好氧发酵反应器形式对固态有机废弃物的处理效率至关重要,目前常用的有条堆、发酵仓槽等形式,处理过程中,均存在鼓风量大、环境差、臭气治理难度大等缺点。
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能克服上述缺点的固态有机废弃物好氧发酵反应器,来满足固态有机废弃物好氧发酵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备固态有机废弃物升温快,固态有机废弃物热量利用效率高,臭气密闭,环境效果好的固态有机废弃物好氧发酵反应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固态有机废弃物好氧发酵反应器,至少包括:用于堆放有机废弃物的发酵槽,用于给所述发酵槽内鼓风的鼓风系统,用于给鼓风系统输送二次风的回风系统,及与所述发酵槽适配将堆放的有机废弃物封闭的密闭膜系统;所述密闭膜系统覆盖设置在所述发酵槽槽口;所述鼓风系统包括鼓风机和供气管,所述回风系统包括回气管和废气排放管,所述供气管一端连接所述发酵槽,另一端连接所述鼓风机,所述回气管一端连接在所述发酵槽槽口,另一端同时连接所述鼓风机和所述废气排放管,所述回气管与所述鼓风机、所述废气排放管之间分别设置有阀门;所述密闭膜系统包括覆盖在所述发酵槽槽口的密闭膜和将所述密闭膜固定密封在所述发酵槽上的密闭装置;还包括冷凝液排放系统,所述冷凝液排放系统包括导流板和冷凝液收集槽,所述导流板设置在所述密闭膜的末端,所述冷凝液收集槽设置在所述导流板下方。
较佳的,所述回气系统还包括除湿机,所述除湿机设置在所述回气管与所述鼓风机的连接段上。
较佳地,所述密闭装置为冲水橡胶管。
较佳的,所述发酵槽底部设置有若干布气槽,所述供气管一端连接鼓风机,另外一端设置在所述布气槽内。
较佳的,所述发酵槽底部设置有渗滤液排除槽。
较佳的,所述鼓风机包括两个进风口,分别为回风进风口和新风进风口,所述回风进风口连接到所述回气管上,所述新风进风口上设置有阀门与外界连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由于设置了密闭膜系统,通过密闭膜的密闭作用,使整个固态有机废弃物呈微正压状态,提高了高温好氧发酵鼓风氧利用效率,且处理过程中固态有机废弃物内气体不与周边空气发生交换,避免臭气外溢,减少对环境污染。
(2)由于设置了鼓风系统、回风系统、布气槽、渗滤液排除槽和冷凝液排放系统,有效的将固态有机废弃物内的水分带出反应器外,固态有机废弃物升温阶段,循环风可维持较高温度,以减少热量的损失,并加速固态有机废弃物升温速度;固态有机废弃物降温阶段,将回风系统除湿后的循环风引至发酵槽内,提高高温好氧发酵工艺整体热利用效率。该鼓风系统中的新风量主要以满足好氧发酵的氧需求,大幅度降低了后续废气处理装置的规模,有效地节约投资和运行成本;渗滤液排除槽和冷凝液排放系统及时有效的将反应器中的水分排除。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平面布置示意图。
图2是图1中B-B处截面剖视图。
图3是图1中A-A处截面剖视图。
图4是图3中C部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未经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3954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