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不压井可进行井下作业油管头采油树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39713.4 | 申请日: | 2012-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337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刘庆梅;辛俊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庆梅 |
主分类号: | E21B33/03 | 分类号: | E21B33/03;E21B34/02;E21B43/00 |
代理公司: | 郑州金成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1 | 代理人: | 郭增欣 |
地址: | 472000 河南省三门峡市会兴***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不压井可 进行 井下 作业 油管 采油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油开采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不压井可进行井下作业油管头采油树。
背景技术:
随着石油的不断开采,采油井口越来越多,但是现有的采油井口只能采油,不能进行带压井下作业,需要井下作业时,必须先进行压井作业,但压井成本很高,压井液比重太大,把井压死了,油出不来,压井液比重小时,压又压不住井,而且有时采油树注阀泄漏,需换下来也要压井等,但该产品解决了这些困难关井后,就可以有多种处理办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安装调整方便且能够有效控制油层套管压力和油管压力的不压井可进行井下作业油管头采油树。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不压井可进行井下作业油管头采油树,含有油管头本体,所述油管头本体上安装有前压井阀和后压井阀,所述油管头本体的轴心设有上大下小的台阶孔,下部台阶孔的上部安装有上阀座,下部台阶孔的中部安装有支撑套,所述支撑套的轴心设置有上大下小的三个台阶孔,其中上中两个台阶孔中分别设置安装调节套和油管悬挂器,所述上阀座与调节套之间设置有阀板,所述阀板与阀杆连接,所述阀杆贯穿所述油套管头本体的管壁,所述阀杆与管壁之间设置有阀杆密封组件,所述支撑套的中部外表面上设置有环行槽,该环形槽向内通过压井通孔与所述支撑套内腔连通,向外与所述前压井阀和后压井阀连通,所述油管头下端安装有油套管,所述油管装在套管内,二者之间有间隙,该间隙上端与所述压井通孔内端连通。
所述阀板为平板式结构,所述阀杆在油管头本体外部加有密封法兰,所述阀杆和密封法兰间设有金属密封组件,所述阀杆与所述前压井阀和后压井阀间隔90°。所述调节套的内环孔中设置有压套,所述压套使所述悬挂器不能上移。
所述支撑套与所述油管头本体内腔螺纹连接,并且,二者之间还设置有环形密封圈,所述支撑套与所述调节套螺纹连接,所述压套与所述调节套螺纹连接,所述悬挂器与所述支撑套之间设置有环形密封圈。
所述上阀座、闸板和调节套的表面设置有硬质合金耐磨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是在油管头内部设置闸阀可开放可关闭,能够有效控制油层套管压力和油管压力,当石油开采过程中因井下出现需要维修的情况时,可以带压进行作业,这大大降低了维修费用且减少了维修时间。
2、本发明能够有效控制或关闭套管内油管内孔的地层油气压力,实现了产品的多功能应用。
3、本发明阀板采用平板式结构,在阀杆和螺母的作用下,便于水平运动,降低开关阀板的劳动强度。
4、本发明调节套能够调整阀板与阀座的贴合程度,提高了闸阀的密封效果,另外,调节套与支撑套通过螺纹连接,容易调整,操作方便。
5、本发明设计合理、安装调整方便且能够有效控制油层套管压力和油管压力,其适用范围广,易于推广实施,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不压井可进行井下作业油管头采油树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不压井可进行井下作业油管头采油树的外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1和图2,图中,1-油管头本体,2-支撑套,3-阀板,4-油管悬挂器,5-上阀座,6-调节套,7-压套,8-阀杆,9-阀杆密封组件,10-金属密封组件,11-前压井阀,12-密封法兰,13-套管内腔,14-油管内腔,15-压井通孔,16-油套管,17-油管,18-后压井阀。
不压井可进行井下作业油管头采油树含有油管头本体1,油管头本体1上安装有前压井阀11和后压井阀18,其中:油管头本体1的轴心设有上大下小的台阶孔,下部台阶孔的上部安装有上阀座5,下部台阶孔的中部安装有支撑套2,支撑套2的轴心设置有上大下小的三个台阶孔,其中上中两个台阶孔中分别设置有调节套6和油管悬挂器4,上阀座5与调节套6之间设置有阀板3,阀板3与阀杆8连接,阀杆8贯穿有套管头本体1的管壁,阀杆8与管壁之间设置有阀杆密封组件9,支撑套2的中部外表面上设置有环行槽,该环形槽向内通过压井通孔15与支撑套2内腔连通,向外与前压井阀11和后压井阀18连通,油管悬挂器4下端安装有油管17,油管17套装在油套管16内,二者之间有间隙,该间隙上端与压井通孔15内端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庆梅,未经刘庆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3971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