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驳岸墙施工移动模架及驳岸墙施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40202.4 | 申请日: | 2012-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768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方成虎;吉杨;颜大康;胡勇彪;孙福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交通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3/10 | 分类号: | E02B3/10;E02B3/20 |
代理公司: | 镇江京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107 | 代理人: | 夏哲华 |
地址: | 21200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驳岸 施工 移动 方法 | ||
1.一种驳岸墙施工移动模架,其特征是:它包括有前后设置的两个门形的龙门框架(1),龙门框架的两侧立柱下端分别安装一个移动平车(2),两侧的两个移动平车分别通过滚轮座落在纵向的导轨(3)上并可沿导轨纵向平移;所述龙门框架顶部的横梁(11)上安装有多个升降葫芦(4),龙门框架的两侧立柱(12)之间设置有一个前模板(5)和后模板(6),前模板和后模板均通过吊缆吊挂在各自对应的升降葫芦上并由升降葫芦驱动其升降,前模板和后模板之间通过拉条螺丝(7)进行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驳岸墙施工移动模架,其特征是:移动平车(2)通过安装在其上的电机(8)驱动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驳岸墙施工移动模架,其特征是:拉条螺丝进(7)中段套有塑料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驳岸墙施工移动模架,其特征是:前、后的两个龙门框架之间还连接有纵梁(9)。
5.一种驳岸墙施工方法,其特征是: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a.进行底板施工,施工时在底板上预埋螺栓并固定两条位于两侧的导轨(3);
b.轨道安装好以后,开始拼装龙门框架(1),龙门框架拼装由下至上进行,首先安装移动平车(2),在移动平车上安装龙门框架两侧的立柱(11),最后安装连接两立柱的横梁(12);
c.拼装完成前模板(5)和后模板(6),再将前、后模板通过龙门框架上的升降葫芦悬吊于龙门框架的横梁上;
d.通过升降葫芦调整前、后模板至所需的位置,调整好以后用拉条螺丝(7)连接固定,拉条螺丝外套PVC管以便重复使用,形成权利要求1所述的驳岸墙施工移动模架;
e.在前、后模板之间进行混凝土浇筑;
f.混凝土达到强度后,拆除拉条螺丝,用升降葫芦提升模板,移动龙门框架进入下一块件;
g.重复步骤d至步骤f,直至完成所有块件的浇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交通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省交通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4020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流体加热器及其防触电加热结构
- 下一篇:漏电脱扣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