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投装备气囊缓冲系统的仿真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40690.9 | 申请日: | 2012-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997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王红岩;芮强;牛四波;吕哲源;郝贵祥;洪煌杰;李建阳;陈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张明 |
地址: | 100072 北京市丰台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投 装备 气囊 缓冲 系统 仿真 设计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结构仿真设计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空投装备气囊缓冲系统的仿真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空投装备的气囊缓冲系统是战车空投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空投装备从空中安全抵达地面的一种特殊装备。若空投装备在伞降系统减速后落地时直接接触地面,瞬间冲击过载将会损坏空投装备内部的仪器和机体结构。气囊缓冲系统通过缓冲措施,可以进一步减轻空投装备在落地瞬间所受到的冲击,使空投装备从接触气囊到完全静止这段时间内的过载,控制在许用过载范围以内,同时不出现反弹现象,从而保护仪器设备及机体不受损坏。
因此,气囊缓冲技术是着陆缓冲最主要的关键技术之一,由于实际装备气囊缓冲系统试验危险性大、成本高、组织协调及试验条件控制困难,难以大量进行实际装备气囊缓冲系统试验。借助数值仿真能在短时间内进行大量计算的特点,对气囊缓冲过程进行仿真,可以预测不同工作条件下气囊缓冲系统的性能特征,为系统设计方案的评估、改进、优化和验收提供重要的依据。
由于气囊缓冲系统各参数对其缓冲特性的影响相互制约,每种新的应用都要经过试验设计或者通过投放平台的反复试验来确定气囊参数的合理性,不仅实验周期长、研制成本高,而且设计结果也不太理想。因此通过气囊参数的匹配设计方法对气囊进行初始设计,就能有效减少试验,提高设计效率和成功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空投装备气囊缓冲系统的仿真设计方法,针对空投装备气囊缓冲系统的前期开发设计阶段,通过计算机的仿真计算和匹配设计的手段获得气囊缓冲系统的基本结构参数,无需通过实际装备气囊缓冲系统进行试验,简化了试验的手段,减少了试验的次数,大大降低了研发的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空投装备气囊缓冲系统的仿真设计方法,该方法包括空投装备气囊缓冲系统的仿真计算和空投装备气囊缓冲系统的参数匹配设计。
所述空投装备气囊缓冲系统的仿真计算包括如下步骤:
A.建立单气室气囊的解析模型:将单气室气囊简化为带有排气口的活塞汽缸,利用气体热力学基本理论推导出气囊排气口流量方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单气室气囊的解析模型;
B.建立双气室气囊的解析模型:所述双气室气囊包括主气囊和辅气囊,主气囊与辅气囊相互连通;先推导出主气囊排气口流量方程和辅气囊排气口流量方程,再利用辅气囊内气体质量等于主气囊排入辅气囊的空气的质量与辅气囊向大气排出空气的质量之差的关系,建立双气室气囊的解析模型;
C.通过计算机建立单气室气囊和双气室气囊的仿真模型;
D.计算机分别获得单气室气囊和双气室气囊的仿真模型的输入参数,所述单气室气囊的仿真模型的输入参数包括:气囊底面积、气囊高度、着陆初速度、排气口面积、外界温度、初始压强和载荷质量,所述双气室气囊的仿真模型的输入参数包括气囊底面积、气囊高度、着陆初速度、主气囊排气口面积、辅气囊排气口面积、外界温度、初始压强、载荷质量、辅气囊体积与主气囊体积之比;
E.计算机分别对单气室气囊及双气室气囊的仿真模型进行求解,得到空投装备气囊缓冲系统的缓冲特性曲线及空投装备的最大加速度和着陆末速度;
所述空投装备气囊缓冲系统的参数匹配设计包括如下步骤:
A. 建立单气室气囊的无量纲解析模型;
B. 通过计算机建立单气室气囊的无量纲仿真模型;
C. 根据设计要求,计算机获得无量纲仿真模型的输入参数,所述输入参数包括载荷质量、最大加速度、着陆初速度、最大着陆末速度及气囊底面积;
D. 计算机对无量纲仿真模型进行求解,得到气囊设计的结构参数。
作为优选,所述排气口流量方程为
,式中为排气口气体流量变化率;P为气囊内气体压强;为气囊外大气压强;为空气的绝热指数; R为热力学气体常数;为气囊内气体初始绝对温度;为气囊内气体初始压强;K为流量系数;为排气孔面积。
作为优选,所述空投装备气囊缓冲系统的参数匹配设计中的气囊的无量纲解析模型为
,式中y表示任意时刻气囊高度与气囊初始高度的比值;T表示无量纲时间参量;表示气囊内压强与外界大气压的比值;H表示无量纲气囊高度参量;Z表示无量纲气囊载荷参量;B为无量纲气囊排气口参量; 、、为关于的无量纲参量,具体公式为:;;;
E.计算机对结构参数的匹配设计结果进行仿真验证, 验证结构参数的合理性。
作为优选,所述计算机为设置有MATLAB软件的计算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4069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成品扁线在线酸洗的皂化槽
- 下一篇:秋千发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