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旋转式锅炉暖风器单管进汽时进汽侧的密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40977.1 | 申请日: | 2012-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779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吴东垠;李淑宏;杜辉;王利兵;曹慎腾;严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F23L15/00 | 分类号: | F23L15/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弋才富 |
地址: | 710049***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转 锅炉 暖风 器单管进汽时进汽侧 密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旋转式锅炉暖风器的密封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旋转式锅炉暖风器单管进汽时进汽侧的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锅炉暖风器是一种利用汽轮机抽汽预热进入空气预热器的冷空气的换热设备,广泛应用于我国北方火电站,主要分为一次风暖风器和二次风暖风器,其结构和原理基本相同,作用为提高空气预热器冷端温度,防止空气预热器冷端受热面发生低温腐蚀和堵灰现象。旋转式锅炉暖风器由于可以有效降低暖风器停运期的风道阻力,减少送风机电耗,有助于提高电厂的经济安全性,并且具有改造简单等优点而得到了广泛应用。常见暖风器的布置方式有立式、卧式和侧式,就其性能而言,不具有显著差异,一般根据实际条件灵活选择。侧式布置的暖风器一般具有一个进汽管和一个疏水管,两者布置在暖风器本体旋转轴线两侧。这种结构需要在风道盖板上开供进汽管完成投停切换旋转的弧形孔,弧形孔如果得不到良好的密封,可能导致的风道漏风将会对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极其不利。同时旋转式暖风器布置在风道中,在进行切换旋转时不易确定其具体位置,使得旋转式暖风器的固定相当不便。
中国专利CN101825288A,名称为“一种锅炉旋转暖风器的密封装置”,是将半口形结构焊接在风道板上,通过螺栓将圆环盖板紧压在风道板上,这样的设计适用于双管进汽的立式布置的旋转式暖风器,应用于单管进汽的侧式布置的旋转式暖风器将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旋转式锅炉暖风器单管进汽时进汽侧的旋转孔仅四分之一圆弧,采用圆环结构密封造成一定材料浪费,并且在切换旋转时因为接触面积大会增加摩擦阻力;
2)半口形结构不能焊接太多,否则影响旋转式暖风器在旋转过程中供汽管的移动,即在风道板弧形孔的上部不能焊接半口形结构,这就影响了压紧效果;
3)普通旋转式锅炉暖风器的旋转执行机构一般为蜗杆机构,这种结构无需频繁使用,成本较高,而且引出的旋转轴处需要进行密封,以防止风道漏风;
4)切换旋转时不易在外部实现定位,内部定位可能造成较大冲击力,不利于暖风器的安全。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转式锅炉暖风器单管进汽时进汽侧的密封装置,具有安全可靠操作方便,结构简单,用材节约,占用空间小的特点,在能起到很好的密封效果和实现有效旋转操作基础上,降低了安装成本,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旋转式锅炉暖风器单管进汽时进汽侧的密封装置,在风道盖板6上开有用于进汽管3转动的弧形孔5,所述弧形孔5对应的圆心角为90°,密封圆弧盖板1上的圆孔套在进汽管3上后,盖在风道盖板6的弧形孔5上,所述密封圆弧盖板1对应的圆心角为180°且和弧形孔5同心,多个U形支架2固定在密封圆弧盖板1上,多个可转压块9为L型,布置在弧形孔5周边,其厚端固定在风道盖板6上,薄端压在密封圆弧盖板1上,在风道盖板6上部、密封圆弧盖板1的圆弧端部固定有形状和密封圆弧盖板1的圆弧端部相适配的端部定位金属块14,端部压块15为L型,其厚端压在密封圆弧盖板1上,薄端固定在端部定位金属块14上,旋转把手12对称的固定在密封圆弧盖板1的两个端部。
在所述端部定位金属块14的圆弧侧和密封圆弧盖板1的圆弧端部相接处垫有橡胶垫片13。
所述可转压块9的薄端底面和厚端底面的高度差为密封圆弧盖板1的厚度。
所述端部定位金属块14和端部压块15薄端的厚度之和与密封圆弧盖板1和端部压块15厚端的厚度之和相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409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