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保压液控溢流阀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41375.8 | 申请日: | 2012-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733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王佐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佐栋 |
主分类号: | B21J9/20 | 分类号: | B21J9/20;F16K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32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压液控 溢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锻造液压机传动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锻造液压机泵-蓄势器传动系统中的一种保压液控溢流阀。
技术背景
自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始,大、中型锻造水压机绝大多数采用水泵-蓄势器传动系统,其由水压机、高压水泵及高压水蓄势器等三大主要部分组成,并延续使用至今。20世纪下半叶以来,随着油压技术及其元件的飞速发展,锻造液压机采用无高压油蓄势器的油泵直接传动系统的越来越多,但为克服单一油泵直接传动系统存在装机容量大、工作效率低、能源消耗高等诸多缺点,锻造油压机中油泵-蓄势器传动系统开始采用。因此,现行或在未来长时间内液压机将广泛使用泵-蓄势器传动系统,即可实现锻造液压机由高压泵及高压蓄势器共同驱动,又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单独由高压泵直接驱动,组成锻造液压机的双重传动系统。
虽然上述锻造液压机的双重传动系统具有诸多优点,但在现有技术条件下,若使用高压泵进行大流量直接传动过程中,将不可避免导致系统液体压力过高,为保持系统内液体压力处于平衡稳定状态,常规技术手段为选择在系统中加装溢流阀,将系统中液体经溢流阀排至系统低压油箱之中,无法直接将溢流液体通过溢流阀回收至系统蓄势器中储存,由此造成传动系统中高压液体的损失及能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压液控溢流阀,其主要应用于大、中型锻造液压机双重传动系统,尤其是锻造水压机双重传动系统之中,其特点在于不仅可在双重传动系统进行大流量直接传动过程中实现系统内液体压力的平衡稳定,还可通过该保压液控溢流阀将系统中溢流液体直接回收至系统蓄势器之中进行存储利用,做到能量的回收与循环利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保压液控溢流阀,包括阀芯、阀体、蓄能器及压力仪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设于阀体内腔之中,阀体外连接有蓄能器,压力仪表设于阀芯上端。
所述阀芯由阀盖、阀杯、阀座及阀共同组成,其中阀芯置入阀体内腔后,可通过阀盖上端面螺栓使阀盖与阀体相互紧固并将阀芯各组件相互紧固为一体;
优选的,所述阀与阀杯内壁接触部分设置有斯特封及轴用导向带,使其与阀杯之间能够紧密配合运动;
所述阀座设置于阀杯底端,阀运动至最下端时可与阀座形成锥面配合;
所述阀盖两侧沿中心轴向及径向开设有相通的过油通道;
所述阀盖中过油通道同阀内腔相连通,共同构成上腔A,阀下部空间构成下腔B;
所述上腔A面积M1大于下腔B面积M2;
优选的,所述阀杯外壁设置有O形密封圈;
所述阀体为方柱形,优选的,其外壁分布设有附接法兰及不等边角钢;
所述蓄能器通过钢管同阀盖一侧油道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蓄能器通过蓄能器支架及紧固箍直立固定;
优选的,所述钢管通过阀体上设置的不等边角钢固定;
所述压力仪表设置于阀盖上端。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可在锻造液压机的双重传动系统进行大流量直接传动过程中,保持系统内液体压力的平衡稳定;
2、可通过该保压液控溢流阀将系统中溢流液体直接回收至系统蓄势器之中进行存储利用,做到能量的回收与循环利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整体另一角度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阀芯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阀芯;2、阀体;3、蓄能器;4、压力仪表、5、附接法兰;6、放气阀;7、不等边角钢;8、蓄能器支架;9、紧固箍;10、钢管;11、阀盖;12、阀杯;13、阀座;14、阀;15、斯特封;16、轴用导向带;17、O形密封圈;18、过油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参见附图1、2,一种保压液控溢流阀,包括阀芯1、阀体2、蓄能器3及压力仪表4,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1设于阀体2内腔之中,阀体2外连接有蓄能器3,压力仪表4设于阀芯1上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佐栋,未经王佐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4137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