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座椅靠背骨架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41800.3 | 申请日: | 2012-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177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张爱萍;徐东海;毛爱华;何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延锋江森座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68 | 分类号: | B60N2/68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吕伴 |
地址: | 201315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座椅 靠背 骨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座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座椅靠背骨架。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公开号CN 101708699A公开了有如图1所示得座椅靠背骨架,靠背骨架的材料是塑料,骨架是由塑料材料一体成型的并且骨架具有沿其周向延伸的外壳1和连接外壳1中部的中间横梁7以及连接外壳1底部的底部横梁9,外壳1的横向截面为“n”形,并且所述n形截面的外壳的内侧具有蜂窝状加强筋2。蜂窝状加强筋2沿整个骨架可具有不同高度和/或不同厚度。在骨架受力大的位置,蜂窝加强筋2的厚度和/或宽度较大;在骨架受力小的位置,蜂窝加强筋2的厚度和/或宽度较小。蜂窝状加强筋的高度是15-60mm。蜂窝状加强筋形成正六边形,且与外壳是注塑成型。
骨架与调角器的连接处采用嵌件成型,将用来与调角器上连接板连接的两个螺母连成一体,作为嵌件与塑料骨架注塑成一体。
但是,上述现有的座椅靠背骨架,在静强度和冲击强度分析时,其外壳1的转角3、4、外壳1与中间横梁7的连接处5、6以及外壳1顶部的中间位置8都有明显的应力集中,参见图2。
为此,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1951307U对其进行了改进,参见图3,该座椅靠背骨架,由塑料材料一体成型的,并且骨架具有沿其周向延伸的外壳100 和连接外壳100中部的中间横梁110以及连接外壳100底部的底部横梁120,外壳100的横向截面为“n”形,并且n形截面的外壳的内侧具有蜂窝状加强筋130,蜂窝状加强筋130的轴向与受力方向平行。在外壳100内的转弯处、中间横梁110与外壳100连接处以及外壳100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交叉状加强筋140、150、160、170、180。
外壳内转弯处的交叉状加强筋140、150为十字形交叉状加强筋,外壳100顶部中间位置处的交叉状加强筋180为十字形交叉状加强筋;中间横梁110与外壳100连接处的交叉状加强筋160、170呈近似等腰三角形分布并对称。
该座椅靠背骨架外壳内侧的加强筋采用蜂窝状加强筋和交叉状加强筋组合,很大程度的提高了座椅靠背的静强度和冲击强度,尤其是在外壳的应力集中处设计的交叉状加强筋的形状与应力分析中的应力分布相似,在应力集中处都有相应的结构来承担力的作用。本发明的中间横梁与外壳连接处的交叉状加强筋近似等腰三角形分布并对称,形成了良好的稳定结构,并起到了将应力向上下和横梁对称疏导的作用。本发明在选用同一牌号PA66材料进行分析,其静强度比原有的靠背骨架增强了8%左右,相同的脉冲条件下本发明的冲击变形角度比原有的靠背骨架的冲击变形角度减小了7°左右。
上述两款塑料座椅靠背骨架的主要优势表现在生产工艺的简化和重量的减轻,但是,它们为了弥补塑料与金属材料特性上的差异,使它们达到足够的强度,上述两款塑料座椅靠背骨架与金属骨架相比在空间上没有明显的优势,外壳的横向截面的厚度达到110毫米左右,造成整个座椅靠背的厚度增加,缩小了车内的使用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塑料座椅靠背骨架所存在的外壳的横向截面的厚度较厚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外壳的横向截面的厚度较薄的汽车座椅靠背骨架。该汽车座椅靠背骨架对其结构和工艺进行改进后,可以使其静强度和冲击强度保持或增强的前提下,减小横截面的X方向的宽度,从而使整个座椅靠背的厚度减少,增大可使用的车内空间。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汽车座椅靠背骨架,由塑料材料一体成型的,该骨架具有沿其周向延伸的外壳和连接外壳的两侧部中部的中间横梁以及连接外壳两侧部底部的底部横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壳两侧部的上部至底部之间的内侧设置有增强部件。
所述增强部件采用镶嵌方式全部或部分设置有外壳的塑料材料中。
所述增强部件为金属增强部件或非金属增强部件。
所述非金属增强部件为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成的增强部件。
所述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成的增强部件为使用连续玻璃纤维加强板制成的增强部件或使用连续碳纤维加强板制成的增强部件或采用编织纤维板制成的增强部件或采用单向纤维基材进行不同方向的叠加而制成的增强部件。
所述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成的增强部件的厚度为0.2mm~3.0mm。
所述增强部件上设置有若干贯通孔。
所述外壳两侧部的横截面大致呈 或
所述增强部件的横截面为“L”形或“N”形。
在所述外壳内设置有蜂窝状加强筋和交叉状加强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延锋江森座椅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延锋江森座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418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