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风力涡轮机冷却布局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42358.6 | 申请日: | 2012-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780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A.Y.王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门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D11/00 | 分类号: | F03D11/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薛峰;杨炯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力 涡轮机 冷却 布局 结构 | ||
1. 一种风力涡轮机冷却布局结构(1),包括:
无源热交换器(10),其被布置成吸收来自风力涡轮机(2)的冷却回路(12)的热,所述无源热交换器(10)被布置成在所述风力涡轮机(2)的舱盖(20)的上方延伸,以及
通风布局结构(11、112),所述通风布局结构包括至少一个空气通道(11),用于将空气引导到所述无源热交换器(10)的表面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涡轮机冷却布局结构,其中所述空气通道(11)包括用于排出被引导空气的出口(111),所述出口(111)被布置成通向所述无源热交换器(10)。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力涡轮机冷却布局结构,其中所述空气通道(11)包括用于抽吸被引导空气的入口(110),所述入口(110)被布置在所述舱盖(20)的纵向表面上。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力涡轮机冷却布局结构,其中空气通道(11)的所述入口(110)被布置在所述舱盖的表面处的高压区域,并且所述空气通道(11)的出口(111)被布置在所述舱盖的表面处的低压区域。
5.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风力涡轮机冷却布局结构,其中所述通风布局结构包括布置在空气通道(11)中的通风机(112)。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力涡轮机冷却布局结构,其中所述通风机(112)根据所述风力涡轮机(2)的操作参数被致动。
7.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风力涡轮机冷却布局结构,其中所述通风布局结构(11、112)包括至少两个空气通道(11)。
8.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风力涡轮机冷却布局结构,其中空气通道(11)被布置在所述舱盖(24)的内部。
9.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风力涡轮机冷却布局结构,其中所述无源热交换器(10)的尺寸被设定为使得所述无源热交换器(10)的冷却能力小于所述风力涡轮机(2)的最大热损失(HLMAX),并且所述通风布局结构(11、112)的尺寸被设定为使得所述冷却布局结构(1)的冷却能力与所述风力涡轮机(2)的最大热损失(HLMAX)匹配或超过所述风力涡轮机(2)的最大热损失(HLMAX)。
10.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风力涡轮机冷却布局结构,其中所述无源热交换器(10)包括外壳(100),所述外壳(100)支撑散热结构(101),所述散热结构(101)被布置成吸收来自风力涡轮机(2)的所述冷却回路(12)的热。
11. 根据权利要求2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风力涡轮机冷却布局结构,其中所述空气通道(11)的出口(111)被布置成基本直接通向所述无源热交换器(10)。
12. 根据权利要求2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风力涡轮机冷却布局结构,其中所述空气通道(11)的出口(111)被布置成将冷却气流(AFPD)引导至所述无源热交换器(10)的热传递区域(R)处。
13.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风力涡轮机冷却布局结构,其中所述无源热交换器(10)在所述风力涡轮机(2)的所述舱盖(20)上方延伸至一高度,所述高度满足最大规定高度(hMAX),优选延伸至最多1.5 m的高度。
14. 一种风力涡轮机(2),其包括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风力涡轮机冷却布局结构(1)。
15.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风力涡轮机,其包括布置在所述舱盖(20)上侧上的平台(24),且其中所述平台(24)的尺寸根据所述无源热交换器(10)进行设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门子公司,未经西门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4235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