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围桩—土耦合式抗滑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42359.0 | 申请日: | 2012-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774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郑明新;刘伟宏;王全才;李培植;徐典;孔祥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E02D5/36 |
代理公司: | 南昌市平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6122 | 代理人: | 姚伯川 |
地址: | 330013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围桩 耦合 式抗滑 结构 | ||
1.一种围桩—土耦合式抗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包括由数根垂直于滑动方向的抗滑桩,以一定的间距排列组合而成的围桩抗滑结构单元,相邻围桩之间保持一定的间距,呈正多边形排列,锚固于滑床体内的围桩与滑坡黏质土层构成耦合式抗滑结构;各围桩的顶部通过正多边形闭合框架冠梁固化连接,从而形成一个空间刚架桩体结构;在同一个结构单元中,应保证前后排相邻围桩中心连线方向与滑动方向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围桩—土耦合式抗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桩均采用机械钻孔灌注砼桩,各围桩的桩径为400mm~800mm,通过布设钢筋笼,压力注射水泥砂浆或细石砼来浇筑桩体,当桩径在400mm时,可采用劲性加筋材代替钢筋笼,再进行压力注浆浇筑桩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围桩—土耦合式抗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桩的桩顶连接方式采用正多边形封闭钢筋混凝土框架冠梁连接,桩顶冠梁宽度为2倍的围桩桩径,各围桩的桩顶伸入冠梁中,通过设置钢筋网,使冠梁与各根围桩固化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围桩—土耦合式抗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式抗滑结构一般布置在滑坡面的中下部,并设置坡面一平台处,桩体可竖直或倾斜布设,埋入滑床采用1/3~2/5的桩长,滑动面以上采用全部埋入滑体内,使之成为全埋式抗滑结构;对于较深层滑坡,必要时用预应力锚索给顶部施加一定的预拉力。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围桩—土耦合式抗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滑结构在应用过程中可以成排或多排布设单元结构,且采用埋入式抗滑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交通大学,未经华东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4235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