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供糖尿病患者食用含壳寡糖和低聚肽的食品配方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42659.9 | 申请日: | 2012-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153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王宗继;焦念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鲁健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1/09 | 分类号: | A23L1/0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017 山东省临***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糖尿病患者 食用 寡糖 低聚肽 食品 配方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保健食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供糖尿病患者食用的食品配方。
背景技术
糖尿病是一组由于胰岛素分泌和作用缺陷所导致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等代谢紊乱、而以长期高血糖为主要表现的综合症,它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而引起的。美国糖尿病协会提出了糖尿病诊断的新标准:有糖尿病症状, 并且任意血糖≥11.1mmol/L;空腹血糖≥7.0 mmol/L;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 小时血糖≥11.1 mmol/L,符合上述标准之一时,可在另一天重复上述检查,若仍符合三条标准之一者可诊断为糖尿病。WHO 将糖尿病分为1 型和2 型,其中2 型糖尿病是多基因遗传病,多发于中老年,遗传因素在本型中较1 型更为明显重要,同时环境因素对于2 型糖尿病亦非常重要。
对于糖尿病患者,饮食的过分节制,会造成机体营养不良,含糖的饮食并不是绝对不能吃,合理饮食、适度运动是可以代替药物治疗的。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讲,使用食疗配合药物治疗的方法,治病又增加营养,可谓一举两得。因此,通过研究开发筛选一种供糖尿病患者食用的食品配方,这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各种壳寡糖、低聚肽和药食两用的中药材种类及用量进行筛选和组方,提供一种供糖尿病患者食用的食品配方。令人预料不到的是,本发明的营养食品不仅能达到合理调整糖尿病患者饮食结构的目的,而且在补充营养物质的同时提高了肌肉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和纠正了血脂紊乱,并能加强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减轻胰岛素抵抗,可作为糖尿病患者的营养保健食品。
本法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供糖尿病患者食用含壳寡糖和低聚肽的食品配方,由壳寡糖、低聚肽、黑芝麻粉、山药粉、西洋参粉和中药水提物制成;所述的低聚肽为小麦胚芽多肽和玉米多肽的混合物,所述的中药水提物为黄精、肉苁蓉和五味子的水提物。本发明的杂粮全营养食品不仅能达到合理调整糖尿病患者饮食结构的目的,而且在补充营养物质的同时提高了肌肉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和纠正了血脂紊乱,并能加强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减轻胰岛素抵抗,可作为糖尿病患者的营养保健食品。
优选地,所述的一种供糖尿病患者食用含壳寡糖和低聚肽的食品配方,由壳寡糖、小麦胚芽多肽、玉米多肽、黑芝麻粉、山药粉、西洋参粉和所述中药水提物制成。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一种供糖尿病患者食用含壳寡糖和低聚肽的食品配方,各组分按如下重量份组成:壳寡糖1份、小麦胚芽多肽2-3份、玉米多肽2-3份、黑芝麻粉5-8份、山药粉7-10份、西洋参粉3-4份和所述中药水提物2-3份;所述中药水提物由黄精、肉苁蓉和五味子按重量比为1:0.8-1.2:1-2混合后煎煮提取得浸膏粉而成。
再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一种供糖尿病患者食用含壳寡糖和低聚肽的食品配方,各组分按如下重量份组成:壳寡糖1份、小麦胚芽多肽2.5份、玉米多肽3份、黑芝麻粉6份、山药粉9份、西洋参粉3.5份和所述中药水提物2.8份;所述中药水提物由黄精、肉苁蓉和五味子按重量比为1:1:1.5混合后煎煮提取得浸膏粉而成。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供糖尿病患者食用含壳寡糖和低聚肽的食品配方,可以是粉状或颗粒状食品。
本发明所述的中药水提物按照如下方法制备:取干净的黄精、肉苁蓉和五味子并混合,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水为药材重量的8倍量,煎煮1h,第二次加水为药材重量的6倍量,煎煮1h,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为相对密度1.10(65℃)的浸膏,经喷雾干燥(条件为进风温度为100℃,出风温度为80℃,物料温度为70℃, 雾化压力为0.2兆帕,喷雾速度为5ml/s。),粉碎成干浸膏粉,得中药水提物。
本发明的供糖尿病患者食用含壳寡糖和低聚肽的食品配方可以按照如下工艺制备成粉状食品:
(1)将黑芝麻洗净,炒熟,粉碎过60-80目筛,备用;
(2)将山药去头清洗干净,去皮切段,放入水中浸泡25-30min,然后在-30℃进行速冻真空干燥,速冻时间为1.5-2h,真空度达到5Pa时取出,粉碎过60-80目筛,备用;
(3)将西洋参洗净,烘干,磨成细粉,过60-80目筛,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鲁健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鲁健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4265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