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O型圈转移模压模具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42907.X | 申请日: | 2012-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293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侯亚合;王新;杨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29C43/36 | 分类号: | B29C43/36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三联专利事务所 32220 | 代理人: | 周爱芳 |
地址: | 221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移 模压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具,具体是一种O型圈转移模压模具,主要用于O型密封圈的生产,特别是用于较大型O型密封圈的生产。
背景技术
O形圈作为一种密封圈被广泛应用于各领域。O形圈的传统制造方法是模压法,其模具均为两开模,根据O型圈的截面直径和内径的大小,事先成型好相应的胶条,模压时先将胶条盘入相应型腔的凹槽内,再合模硫化。存在以下缺点:1、需预成型胶条,使生产工艺复杂化;2、预成型胶条技术参数难以控制,造成产品截面直径的均一性较差,容易造成产品尺寸的超差,导致产品质量和产品合格率降低。3、预成型好的胶条在模压成型时,需预先盘料,速度慢,限制了出模数量,生产效率较低;由于模具温度较高,先盘入的胶料还可能发生焦烧,影响产品质量。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O型圈转移模压模具。
本发明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O型圈转移模压模具,它包括上模和下模,在上模和下模间还有和上模和下模配合的中模,所述的下模上开有用于成型O型圈的下模腔,在每个下模腔的内侧有料井和连通下模腔和料井的浇口,在每个下模腔的内侧还有环内侧一周的溢料槽;所述的上模为丅形;所述的中模为与上模配合的平底槽形,在中模上对应于下模上的下模腔处开有与下模腔配合的上模腔,在中模上对应于下模上的料井处开有贯通中模上下的流道。
上述技术方案将传统的普通模压更改为转移模压,增加一层模板,开设注料腔,省去了预成型胶条的麻烦,并且通过模具结构的调整,模具的单产可以提高35%,合格率达到99%以上。采用点浇口和较小的溢料槽,使分型面周围的边角料减少且容易分离,降低了毛边处理工序的难度,提高了分型面处产品的外观质量,同时也有利于产品尺寸稳定性和截面均一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O形圈转移模压模具省去了预成型胶条的麻烦,简化了生产工艺;分型面处边角料少且容易分离,产品质量、尺寸稳定性和生产效率均大幅度提高;相比于注射硫化成本低,可广泛用于内径较大的O形圈等产品的制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中模板局部仰视图;
图3是下模板局部俯视图。
图中:1、上模板;2、中模板;3、;4、下模板;5、流道;6、料井;7、浇口;8、下模腔,9、上模腔,10、溢料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O型圈转移模压模具,它包括上模1、下模4和位于上模1和下模4中间的中模2组成;在下模4上开有用于成型O型圈的下模腔8,每个下模腔的内侧对称设置有2个料井6和连通下模腔和料井的浇口7,在每个下模腔的内侧还有环内侧一周的溢料槽10;上模为丅形。中模2为与上模配合的平底槽形,在中模2上对应于下模上的下模腔8处开有与下模腔配合的上模腔9,在中模上对应于下模上的料井6处开有贯通中模上下的流道5。中模和下模和模后用定位销3定位。
其使用方法是:根据O形圈性能要求设定配方,配合好的材料经混炼、出片后,进行普通胶条预成型,将成型好的普通胶条放入上下模之间的盛料腔内,合模,压力和热量由硫化机的上下模板传递至模具,胶料在压力的作用下经流道5、料井6、浇口7进入中模板与下模板之间的模腔中,在一定的压力和温度作用下,进行硫化成型,硫化结束,打开模具,取出制品,去除飞边,既得所需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4290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清洁舒适方便吊水的护理床
- 下一篇:一种弯曲舒适的创可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