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净水器滤筒与内置滤胆的旋插、旋提连接方法及内置滤胆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43096.5 | 申请日: | 2012-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239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杜也兵;冉伊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也兵 |
主分类号: | C02F9/02 | 分类号: | C02F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021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净水器 内置 连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与水处理行业有关,具体涉及到饮用水的深度过滤、净化方面。
背景技术
目前,净水器在国内使用已比较普及。在使用饮用水时,采用净水器对水中及输水管路引起杂质等进行深度过滤,较好地保护了使用者的健康。然而,随着净水器的推广,它们在应用方面的缺陷以及不足也逐步暴露出来了。净水器的滤胆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滤胆滤料的被杂质逐渐堵塞及吸附在滤料外表面导致过滤、吸附效果明显下降。随着滤胆截留下来的杂质越来越多,往往会使该滤胆成为新的“污染”源,必须更换滤胆。通常净水器是通过安装在机座下的滤筒直接放置在厨柜内,在更换滤胆时需要将净水器取出、架空才可以拆装位于下部滤筒中的滤胆,由于装有水的净水器很重,并且受进、出水软管牵扯,很难操作,费力费时。对于使用开放式滤壳的内置滤胆,还需要使用专用扳手打开滤壳更换内胆。现有开放式滤腔内的内置滤胆都是随滤筒卸下后同水一起倒出来的,操作非常麻烦。放置净水器的环境通常都比较差,在更换滤胆过程中外泄的水流速太快不易去除,既造成操作不便,还导致浸泡橱柜甚至损坏柜板。为了减少体积和重量,尽可能放置大直径滤胆,滤筒内壁与内置滤胆之间的间隙设置的非常小,很难直接用手取出滤胆。由于采用平底的内置滤胆结构,其进、出水之间是否存在“短路”现象,完全取决于滤筒与上盖之间的螺纹连接是否完全到位。只有当内置滤胆上、下端与密封腔完全密封,密封腔内进水侧的水才能全部穿过滤料层到达出水侧。此时还不能保证密封腔内的水不外泄。由于内置滤胆是串接在净水器中的,更换时稍有不慎很容易出现滤筒漏水现象。
虽然采用具有外凸密封插接水口的内置滤胆可以显著降低滤筒与上盖的密封难度,相应操作变得简单、容易,但在内置滤胆插入滤筒的过程中,由于密封件与滤筒底部过水口管壁的密封配合紧度,导致内置滤胆很难插接到位。对此,现有的内置滤胆放置技术也只是采用下压的方法。但因内置滤胆的轴向尺寸小于滤筒具体操作也很困难。此外,由于在橱柜水槽下方宽度不足二十公分、长度不足五十五公分、高度小于四十五公分的净水器放置空间内,很难将净水器设计成超过三个滤筒的多滤筒结构。但为了提高性能,净水器产品越来越倾向设置多滤筒模式,甚至考虑采用双排滤筒结构,导致滤筒内壁与内置滤胆之间的间隙越来越小,具有外凸密封插接水口的内置滤胆插接困难引起的新问题也随之日趋严重。至今为止,净水器消费者每当需要更换滤胆时,还都要与专业维修人员联系预约上门服务,相应增加专业销售服务公司的人力、财力及交通费用等无谓支出。专业销售服务公司这些费用,以及加上维修人员的劳动创收部分,最终一并转移到消费者身上。用户即不方便又增加了使用成本。即使消费只承担滤胆的基本费用,维修人员也会因定时上门、没有创收而不愿意上门服务,反过来又直接影响消费者。使得消费者在心理上对于更换滤胆的的费用支出多少存在抵触。鉴于滤胆更换一直伴随着净水器使用的全过程,每次更换时间间隔通常在六个月至一年左右。由更换滤胆引出的相关问题经常反复出现,以致被公认为是净水器难以普及的三大难题之一。上述缺陷及不足致使净水器很难得到更广泛普及。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简单实用的净水器滤筒与内置滤胆的旋插、旋提连接方法及内置滤胆,以克服上述缺陷及不足。
一种净水器滤筒与内置滤胆的旋插连接方法,内置滤胆下端设置带密封件的外凸插接水口;该内置滤胆位于设置带过水口的下端堵头的滤筒与上盖构成的密封腔内,并与其过水口插接配合,其滤料层两侧分别连通包括外凸插接水口在内的进、出水口,并串接密封腔过水口构成过滤通道,其特征在于该内置滤胆沿圆周面设置螺纹旋插结构,或位于内置滤胆的壳体圆周面上,或位于内置滤胆的端盖圆周面上;放置内置滤胆的滤筒内壁设置与内置滤胆旋接配合的对应螺纹旋插结构;位于插接高位的内置滤胆在沿该螺纹旋插结构旋转的过程中自身向下移动,其带密封件的外凸插接水口与下端堵头的过水口管壁密封插接;位于插接低位的内置滤胆在沿该螺纹旋插结构反向旋转的过程中自身向上移动,其带密封件的外凸插接水口与下端堵头的过水口管壁分离;该下端堵头或是滤筒的连体下端盖,或是由该滤筒与下置机座连接一体构成的连体滤筒的一部分。此时,带过水口下端堵头既是滤筒的一部分,也是下置机座的一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也兵,未经杜也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4309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