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麻籽油为基质的保湿抗皱美白护肤品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43565.3 | 申请日: | 2012-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433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苏金为;祁建民;陈杰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农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8/92 | 分类号: | A61K8/92;A61K8/97;A61Q19/00;A61K8/37;A61K8/67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02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麻 基质 保湿 抗皱 护肤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妆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麻籽油为基质的保湿抗皱美白护肤品。
背景技术
护肤品品种繁多,种类复杂。按产品的添加内容分类,大致可分为化学合成、纯天然及部分添加两种护肤品。目前许多护肤品都离不开油性成分,化学合成护肤品中有矿物油、合成乳化剂、稳定剂等,它是化学原料的大杂烩,这些均会直接和间接对肌肤发生伤害。随着人们对美白护肤的需求和对健康的认识,一些纯天然的植物精油类产品也越来越受到爱美人士的青睐。近年来中国以纯植物护肤品为特色的企业迅猛发展它以植物活性添加成分为特点,秉承了植物安全、天然、健康美容护肤的精髓,糅合了活性植物精华与现代生物科技的成果。
麻籽油为麻类生产的副产物,来源丰富,不饱和脂肪酸组分达60-85%,是品质优良的食用保健油。利用红、黄麻籽油甘油解产物甘油一、二酯是优良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同时不饱和脂肪酸组分是肌肤营养品,以此为基质可添加某些特定功能的植物提取物制成的护肤品,就是利用大自然的原素材提供让人们身心都可以感受到自然舒适的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麻籽油甘油解产物为基质的保湿抗皱美白护肤品,可添加某些特定功能的植物提取物,该护肤品能够保湿、营养肌肤、防止皮肤粗糙老化,减少皮肤皱纹出现,保持皮肤光鲜有弹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麻籽油的甘油解产物为基质的保湿抗皱美白护肤品,麻籽油中脂肪酸组成(m/m):棕榈酸5-10%、软硬脂酸1-5%、油酸10-30%、亚油酸30-65%、亚麻酸1-5%、不皂化物1-5%。
所述的护肤品的组分及质量份数(以产品质量为100份)为:80%(m/m)共轭亚油酸乙酯3-5份,黄麻籽油的甘油解产物45-65份,可添加某些特定功能的生物提取物0-10份,维生素C 1.0份,其余为水。
黄麻籽油的甘油解过程为:92g油脂、甘油25g和水1g置于37℃水浴中保温搅拌0.5h,加入脂肪酶,加酶量为300u/g油脂,搅拌反应至反应物固化,停止搅拌室温放置24h。经检测得甘油一酯 94.5g (重量比84.6%)、甘油二酯9.3g(重量比8.3%)、油脂5.4g (重量比4.8%)、脂肪酸2.5g(重量比2.2%)、甘油7.5g、其它2.5g。(注:投入原料质量比不同、反应条件差异产物质量比不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麻籽油为红黄麻生产的副产物,来源丰富,也是品质优良的食用保健油。
(2)麻籽油不饱和脂肪酸组分含量高,特别是丰富的亚油酸组分。
(3)麻籽油富含功能性小分子物质特别是维生素E等。
(4)麻籽油经甘油解得到单、二脂肪酸甘油酯是配制护肤品优良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成分稳定的分散载体,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是肌肤健康营养物。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取共轭亚油酸乙酯5克,黄麻籽油的甘油解产物55克(甘油三酯2.5克、甘油二酯4.3克、甘油一酯43.2克、甘油3.8克、脂肪酸1.2克)。
(2) 取水34克;加入芦荟粉末5.0.克、维生素C 1.0克。
(1)(2)相混匀高切搅拌制得产品(一)。
实施例2
(1)取共轭亚油酸乙酯6克,黄麻籽油的甘油解产物50克。
(2)加入熊果苷2.0.克、果酸0.02克、维生素C 1.0克,混匀,加入甘草提取物8.0克混匀,加水33克。
(1)(2)相混高切搅拌制得产品(二)。
试制的两产品(一)和(二),分别提供给老(60岁左右)中(45岁左右)青(20岁左右)三组(每组2人)试用一个月。每天早晚各一次,将产品直接涂抹于暴露的肌肤脸和手背(来回轻按摩几次使其均匀)没有油腻感,用后感觉舒适,一周后涂抹部位肌肤明显白嫩滋润度增加。其中青年组一受试者使用产品(二),原有的出痘症状现象缓和,两个月后症状基本消失;
两个月后老年组色斑明显减淡皱纹和皮肤松弛现象得到改善。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农林大学,未经福建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435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会话接入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以及摄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