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摩托车排放碳罐脱附时机的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210244043.5 | 申请日: | 2012-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273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闵照源;刘亚飞;赵永刚;刘剑;李景渊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车辆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25/08 | 分类号: | F02M2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1122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摩托车 排放 碳罐脱附 时机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摩托车的一种控制方法,具体的讲是对摩托车碳罐脱附时机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当前技术条件下,利用活性炭吸脱附性能建立的活性碳罐燃油蒸发控制系统是全球公认的最有效的燃油蒸发控制技术,根据摩托车的结构特点和摩托车行业状态,化油器和电喷两种型式摩托车将长期并存。在进行燃油蒸发控制时,传统技术方案是先进行整车性能、排放标定,然后进行工况法排放测试,测试合格后选装炭罐。但在安装了碳罐后再进行工况法排放测试时却不合格,有些排放余量较大的车型虽然可以通过排放测试,但效果不理想,还增加了催化转换器的负担。
对化油器摩托车来说,需要通过压力控制阀对发动机进气真空度进行控制,利用节气门真空度开关通气阀,由于是机械式控制,其中脱附时机和脱附流量大小很关键,脱附过早,催化转化器还未起燃,而由于此时是冷车状态,供给的混合气很浓,另外由于化油器有其固有喷油特性,尽管在热车状态下,瞬间脱附流量过大也会造成混合气过浓,从而影响排放测量结果,甚至造成排放超标;对电喷摩托车而言,由于其通过ECU控制电磁阀占空比,根据相关传感器信号判断出发动机工况,所有可以较好的控制蒸发排放,但在冷启动时是采用开环控制,此时必须关闭脱附电磁阀,同样,催化转换器起燃前也是不能通入燃油蒸气的,可在采取车辆分时分批进行脱附。
另外,由于各种摩托车型的发动机、化油器、ECU、进气系统及供油系统结构存在差异,燃油蒸发控制系统脱附的燃油蒸气量对排放影响也不一样,所以必须要对每一种车型的燃油蒸发控制系统进行合理的匹配及优化,得到一个最佳的结果,既要满足燃油蒸发控制法规又要尽可能的减少对尾气排放的影响,满足尾气排放法规。
因此,有必要针对以上问题对碳罐脱附时机进行一个合理的控制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摩托车排放碳罐脱附时机的控制方法,合理设置脱附时机和脱附流量,分阶段均匀脱附进入摩托车进气系统,既保证恢复活性炭粒吸附能力所需空气脱附流量,又使脱附蒸气合理进入发动机,对对发动机空燃比及性能影响最小,使蒸发排放和工况法排放均达到要求。
本发明的一种摩托车排放碳罐脱附时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1,确定摩托车类型,对于化油器摩托车,对原机进行工况法排放测试,a、原机工况测试结果不理想,重新进行发动机及化油器标定、调试,直至测试结果符合目标值才进入下一阶段;b、对测试合格的样车,结合催化转换器选型进行工况排放及蒸发排放匹配;2、在进行蒸发排放匹配时,由于碳罐的开启受压力控制阀控制,利用节气门真空度来实现,当真空度达到压力目标设定值时打开脱附阀,脱附阀带限流功能。a、如果没有达到目标值,重新调整脱附流量时机和大小,或重新对碳罐进行选型,直至测试结果达到目标值;b、对于达到目标值的进行下一步,3、测试目标值达到的进行工况排放验证,合格后,即碳罐匹配完成。
一种摩托车碳罐脱附时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1,确定摩托车类型,对于电喷摩托车,对原机工况进行排放测试,a、原机工况测试结果不理想,重新进行发动机及电喷系统(ECU)标定、调试,直至测试结果符合目标值才进入下一阶段;b、对测试合格的样车,结合催化转换器选型进行工况排放及蒸发排放匹配;2、在进行蒸发排放匹配时,由于碳罐的开启通过电磁阀进行控制,利用ECU根据相关传感器信号判断出发动机工况,输出占空比不同的脉冲信号,实时准确的控制电磁阀开启时机和开度,冷启动开环控制及催化转换器起燃前应关闭脱附电磁阀。a、如果没有达到目标值,重新调整脱附流量时机和大小,或重新对碳罐进行选型,直至测试结果达到目标值;b、对于达到目标值的进行下一步,3、测试目标值达到的进行工况排放验证,合格后,即碳罐匹配完成。
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摩托车碳罐脱附时机的控制,达到合理设置脱附时机和脱附流量,分阶段均匀脱附进入摩托车进气系统,既保证恢复活性炭粒吸附能力所需空气脱附流量,又使脱附蒸气合理进入发动机,对对发动机空燃比及性能影响最小,使蒸发排放和工况法排放均达到要求,同时,减少了匹配试验的盲目性,提高了匹配试验的成功率,大幅降低了匹配试验的成本。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发明的具体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车辆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重庆车辆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440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屏盖和键盘的便携式电脑
- 下一篇:一种偶合器温度监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