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比色-荧光双通道检测CN-的受体化合物及其合成和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44643.1 | 申请日: | 2012-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634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林奇;符永鹏;张有明;魏太保;陈佩;朱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307/54 | 分类号: | C07D307/54;G01N21/64;G01N21/78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张英荷 |
地址: | 73007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比色 荧光 双通道 检测 cn sup 受体 化合物 及其 合成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阴离子检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检测阴离子CN-的受体,尤其涉及一种比色-荧光双通道检测CN-的受体化合物——2-氰基-3-(5-(4-硝基苯基)-2-呋喃基)丙烯腈;本发明同时还涉及该受体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在检测阴离子CN-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氰化物在非常容易被人体吸收,可经口、呼吸道或皮肤进入人体。氰化物进入胃内,在胃酸的解离下,能立即水解为氰氢酸而被吸收。此种物质进入血液循环后,血液中的细胞色素氧化酶的Fe3+与氰根结合,生成氰化高铁细胞色素氧化酶,丧失传递电子的能力,使呼吸链中断,细胞窒息死亡。由于氰化物在类脂中的溶解度比较大,所以中枢神经系统首先受到危害,尤其呼吸中枢更为敏感。呼吸衰竭乃是氰化物急性中毒致死的主要原因。因此,它已经成为目前全球最引人关注的环境污染物之一。基于上述原因,环境中CN-的检测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
到目前为止,人们已经提出了多种检测氰根离子的方法,其中许多方法需要昂贵的仪器和复杂的操作。在离子检测领域,比色法或荧光法由于操作简单、仪器易得等原因而倍受关注。但是,文献报道的氰根比色或荧光受体往往结构复杂,难以合成,这严重制约了此类方法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比色-荧光双通道检测CN-的受体化合物——2-氰基-3-(5-(4-硝基苯基)-2-呋喃基)丙烯腈。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受体化合物——2-氰基-3-(5-(4-硝基苯基)-2-呋喃基)丙烯腈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就是提供上述受体化合物在检测阴离子CN-中的具体应用——阴离子CN-检测试纸及其制备方法。
(一)比色-荧光双通道检测CN-的受体化合物
本发明比色-荧光双通道检测CN-的受体——2-氰基-3-(5-(4-硝基苯基)-2-呋喃基)丙烯腈的结构如下:
。
(二)比色-荧光双通道检测CN-的受体化合物的合成
本发明比色-荧光双通道检测CN-的受体化合物——2-氰基-3-(5-(4-硝基苯基)-2-呋喃基)丙烯腈的合成方法,是以水为反应介质,使5-(4-硝基苯基)呋喃-2-甲醛与丙二睛以1:0.8~1:1.2的摩尔比,于60~90℃下搅拌反应2h~4h;冷却后抽滤,得黄色固体,用乙醇重结晶,得到目标产物;
所述5-(4-硝基苯基)呋喃-2-甲醛的结构式如下:
。
上述受体化合物2-氰基-3-(5-(4-硝基苯基)-2-呋喃基)丙烯腈的合成路线如下:
本发明通过核磁共振、红外图谱、紫外光谱、熔点测定、元素分析等手段进行表征,表明比色-荧光双通道检测CN-的受体化合物——2-氰基-3-(5-(4-硝基苯基)-2-呋喃基)丙烯腈合成成功。
(三)受体的阴离子识别实验
仪器与试剂:1H NMR使用Mercury-400BB型核磁共振仪测定,TMS为内标。元素分析使用Flash EA 1112型元素分析仪测定;IR使用Digilab FTS-3000 FT-IR型红外光谱仪(KBr压片)测定;熔点使用X-4数字显示显微熔点测定仪(温度计未校正)测定;紫外光谱使用岛津UV-2550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仪(1 cm石英液池)测定。所用阴离子均为其四丁基铵盐,溶剂为三次蒸馏水和二甲基亚砜(DMSO,分析纯)。其它试剂均为市售分析纯。
1、受体的阴离子离子识别性能研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师范大学,未经西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446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灯联网技术的智能LED照明系统
- 下一篇:LED恒流驱动器控制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