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乐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44728.X | 申请日: | 2012-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937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横关笃;村井崇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兰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10C1/00 | 分类号: | G10C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臧建明 |
地址: | 日本静冈县浜松市***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乐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乐器,尤其涉及一种可简化将转动板从伏卧状态变更为立起状态的操作的乐器。
背景技术
从现有技术以来,包括可开闭上部开口的上压板的键盘乐器已为人所知。在演奏键盘乐器时,通过打开上压板,而可扩展演奏时的乐音或提高音质等。
例如,在日本专利特开平09-160560号公报中公开了如下技术:使用设置在键盘乐器的上部开口的周缘的支撑棒(support rod)来支撑上压板(转动板),并维持上压板打开的状态,并且解除支撑棒对上压板的支撑,由此可关闭上压板。
背景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09-160560号公报(段落[0007]等)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所述现有的键盘乐器中,在维持上压板打开的状态的情况下,必须在通过一只手使上压板打开的同时通过另一只手来操作支撑棒,从而由该支撑棒来支撑上压板。
因此,在打开上压板的情况下,必须通过两只手同时且分别对2个构件进行操作,从而存在作业变得繁琐的问题。而且,该情况下,在通过另一只手来操作支撑棒时,在因手滑动等而一只手脱离上压板时,存在另一只手会夹在键盘乐器的上部开口与上压板之间的危险性。
解决课题的技术手段及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是鉴于所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简化将转动板从伏卧状态变更为立起状态的操作的乐器。
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乐器,转动板以第一轴为中心而可转动地支撑在乐器本体上,支撑棒的一端可转动地支撑在转动板上并且另一端由导引构件的导引通路导引。
导引通路包括形成该导引通路的内周侧的壁面的内周壁。在转动板伏卧的状态下,支撑棒的另一端位于通过第二轴的铅垂线上,内周壁的导引倾斜面位于比支撑棒的另一端更靠上方处。并且,该导引倾斜面以随着远离第一轴而上升倾斜的方式构成。由此,如果从转动板伏卧,支撑棒的另一端位于通过第二轴的铅垂线上的状态而向使转动板立起的方向(也就是,向上方且接近第一轴的方向)转动,则支撑棒的另一端抵接于导引倾斜面,并被朝向上方且远离第一轴的方向导引。由此,通过导引倾斜面对支撑棒的另一端进行的导引结束,支撑棒的另一端欲回到第二轴的铅垂线上的力发挥作用,从而该支撑棒的另一端向接近第一轴的一侧移动,因此能够在形成为无端状的导引通路上顺利地导引支撑棒的另一端。
而且,支撑棒的另一端超出导引倾斜面而向接近第一轴的一侧移动,从而由位于导引倾斜面的上方的第一凹面导引。因该第一凹面朝向下方以谷状凹设,所以支撑棒的另一端卡止于第一凹面,从而支撑棒的另一端的朝向相对于第一轴接近或远离的方向的移动受到限制。结果,转动板以立起的状态支撑于支撑棒,从而可维持转动板立起的状态。
因此,只需进行转动板的转动操作便可将转动板从伏卧状态变更为立起状态,因此具有简化将转动板从伏卧状态变更为立起状态的操作的效果。而且,其结果具有如下效果:在将转动板从伏卧状态变更为立起状态时,不需要在由一只手来操作转动板的同时由另一只手来操作支撑棒,因而可避免另一只手被夹在转动板与乐器本体之间的危险性。
根据技术方案2所述的乐器,除技术方案1所述的乐器实现的效果之外,支撑棒的另一端在转动板的立起状态下,在比通过第二轴的铅垂线远离第一轴的位置处卡止于第一凹面,从而在使转动板从立起状态向进一步立起的方向转动,而解除第一凹面对支撑棒的另一端的卡止时,利用使支撑棒的另一端欲回到通过第二轴的铅垂线上的力,而能够使支撑棒的另一端向接近第一轴的一侧移动。由此,在第一凹面对支撑棒的另一端的卡止被解除后,通过使转动板向倒下的方向(也就是,向下方且远离第一轴的方向)转动,支撑棒的另一端由无端状的导引通路导引而向导引倾斜面的下方移动,从而转动板成为伏卧的状态。
这样,只需进行转动板的转动操作便可将转动板从立起状态变更为伏卧状态,因此具有简化将转动板从立起状态变更为伏卧状态的操作的效果。而且,结果是在将转动板从立起状态变更为伏卧状态时,不需要在由一只手来操作转动板的同时由另一只手来操作支撑棒,因而具有可避免另一只手被夹在转动板与乐器本体之间的危险性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兰株式会社,未经罗兰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4472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集成的热电冷却器的穿刺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效输出的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