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催化裂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44750.4 | 申请日: | 2012-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403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陈曼桥;王文柯;武立宪;张亚西;孟凡东;樊麦跃;陈章淼;黄延召;李秋芝;吴辰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G55/06 | 分类号: | C10G55/06;C10G11/18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10 | 代理人: | 郭中民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催化裂化 方法 | ||
1.一种催化裂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有下列步骤:
1)重油原料(43)在重油下行管反应器(26)内与来自催化剂混合罐(8)的再生催化剂接触并反应,重油反应物流进入沉降器(25)进行气固分离,分离出的重油反应油气进入重油反应油气分馏塔,重油待生催化剂进入步骤3);
2)轻烃原料(44)在轻烃下行管反应器(13)内与来自催化剂混合罐(8)的再生催化剂接触并反应,轻烃反应物流进入沉降器(25)进行气固分离,分离出的轻烃反应油气进入轻烃反应油气分馏塔,轻烃待生催化剂进入步骤3);
3)重油待生催化剂和轻烃待生催化剂混合后进入汽提段(23)进行汽提,经过汽提的混合待生催化剂依次经提升管再生器(2)和湍动床再生器(1)进行烧焦再生,经过两段再生的再生催化剂进入催化剂混合罐(8)。
2.依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催化裂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经过两段再生的再生催化剂,一部分经外取热器(32)冷却后进入催化剂混合罐(8),另一部分经催化剂混合罐高温催化剂输送管(5)进入催化剂混合罐(8),两股再生催化剂在经空气分布器(6b)进入催化剂混合罐(8)的空气(40)的扰动下混合换热,从催化剂混合罐(8)顶部排出的空气(40)携带少量的再生催化剂与另一股空气(40)一起从底部进入湍动床再生器(1)。
3.依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催化裂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经过两段再生的再生催化剂由湍动床再生器(1)经催化剂混合罐高温催化剂输送管(5)进入催化剂混合罐(8)。
4.依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催化裂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来自催化剂混合罐(8)的再生催化剂向下经重油反应器催化剂输送管(29)进入重油下行管反应器(26),由催化剂分布板(11a)进行整流后继续下行一段距离再与重油原料(43)接触混合,反应物流沿重油下行管反应器(26)下行并进行反应。
5.依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催化裂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来自催化剂混合罐(8)的再生催化剂向下经轻烃反应器催化剂输送管(9)进入轻烃下行管反应器(13),由催化剂分布板(11b)进行整流后继续下行一段距离再与轻烃原料(44)接触混合,反应物流沿轻烃下行管反应器(13)下行并进行反应。
6.依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催化裂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重油原料(43)经倾斜向下设置的重油原料喷嘴(27)进入重油下行管反应器(26)与来自催化剂混合罐(8)的再生催化剂接触。
7.依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催化裂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轻烃原料(44)经倾斜向下设置的轻烃原料喷嘴(12)进入轻烃下行管反应器(13)与来自催化剂混合罐(8)的再生催化剂接触。
8.依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催化裂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重油原料(43)包括1~5种。
9.依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催化裂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轻烃原料(44)包括1~5种。
10.依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催化裂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重油原料(43),不同种类的可以根据反应需要,从设置在重油下行管反应器(26)轴向不同高度的重油原料喷嘴(27)进入重油下行管反应器(26)。
11.依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催化裂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轻烃原料(44),不同种类的可以根据反应需要,从设置在轻烃下行管反应器(13)轴向不同高度的轻烃原料喷嘴(12)进入轻烃下行管反应器(13)。
12.依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催化裂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重油反应物流从重油下行管反应器(26)直接进入位于沉降器(25)内的重油反应器粗旋风分离器(22)进行气固分离,分离出的气相物流经连接管道进入重油反应器一级旋风分离器(21)进行进一步的气固分离。
13.依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催化裂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轻烃反应物流从轻烃下行管反应器(13)直接进入位于沉降器(25)内的轻烃反应器粗旋风分离器(17)进行气固分离,分离出的气相物流经连接管道进入轻烃反应器一级旋风分离器(18)进行进一步的气固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4475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