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餐厨垃圾生产微生物光能有机肥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44880.8 | 申请日: | 2012-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460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侯小兵;戴礼潜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神州创宇低碳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F9/04 | 分类号: | C05F9/04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任海燕 |
地址: | 516083 广东省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垃圾 生产 微生物 光能 有机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餐厨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对富含有机生物质较多的有机生物质餐厨垃圾进行处理再利用的方法。
背景技术
有机生物质是生活餐厨垃圾处理中的国际性难题,也是生活餐厨垃圾中最重要的污染源,同时还是有机生物质餐厨垃圾的主要成分。有机生物质快速无害化处理是生活餐厨垃圾处理、餐饮业有机生物质餐厨垃圾处理的关键,只有彻底消除有机生物质的危害,才能从容考虑其他餐厨垃圾成分的处理,满足餐厨垃圾处理无害化、减量化的要求。
有机生物质餐厨垃圾以及其它生活餐厨垃圾中的有机生物质包括各种动物、植物类成分,其中含有糖、食盐、纤维素、蛋白质、脂肪、淀粉、碳水化合物等,还含有大量的水分,包括细胞结构组织中的胶体结构水、游离水、化学结构水等。
目前国内常规的有机生物质处理方式是填埋、焚烧、堆肥等,这些处理手段都不能完成餐厨垃圾中的有机生物质的快速无害化处理,因此存在极大的应用局限性。例如,填埋餐厨垃圾占地面积大,据不完全统计,我国餐厨垃圾填埋占用的土地面积,已达到5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我国领土总面积的1/192。填埋后餐厨垃圾有机生物质发生厌氧发酵,极易繁殖致病菌、病毒和其他有害生物,尤其是餐厨垃圾渗沥液对土壤和地下水源造成严重污染,填埋场气体对餐厨垃圾填埋场周围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另外,餐厨垃圾填埋气体中的甲烷还存在引起爆炸的危险,且餐厨垃圾中可回收利用的资源被完全浪费。餐厨垃圾焚烧处理虽能发电或供热,但存在投资大、运营成本高的矛盾。尤其是我国生活餐厨垃圾热值低、含水量大,餐厨垃圾焚烧还会产生强致癌物质二恶英和氮氧化物,危害人类生命安全和健康。有机生物质堆肥处理周期长(一个月),占地面积较大,堆肥过程中会不断产生硫化氢、有机硫化物、吲哚、醛、酮类共200多种产生恶臭的物质,严重污染大气,其中20多种属于致癌物。并且还会因堆肥过程中产生的腐败物质加上恶臭和异味,致使蚊、蝇寄生,成为流行病载体,影响环境卫生和公共健康。另外,堆肥发酵灭菌程度低,堆肥体中的有害菌的休眠体(芽孢)以及耐热致病菌都大量滋生,会积累大量毒素会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最后,因为活性有机质(作物起营养作用低糖类、有机酸类和有机氮化物等)被微生物长期代谢分解作用消耗掉了,堆肥得到的有机质是腐殖酸类非活性有机质。堆肥中的无机物含量高,会破坏土壤中的物理结构。
可见,目前对有机生物质的各种处理方式均不能够解决餐厨垃圾处理的实质问题,有较大的二次污染可能性,威胁环境安全和人类健康。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餐厨垃圾生产微生物光能有机肥的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利用餐厨垃圾生产微生物光能有机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餐厨垃圾送入固液分离器实现固体液体分离,分离出的液体送入脱油器脱除餐厨垃圾中的油脂,分离出的固体成分输入粉碎机中粉碎后,进行氧化降解处理生成具有稳定碳元素结构的小分子有机物;
(2)脱油后的液体输入到发酵罐中,向发酵罐中输入乳酸菌母液进行氨基酸发酵;
(3)将发酵成熟的混合物质输入膜过滤浓缩器浓缩后存储,生成浓缩乳酸菌剂预备制肥;
(4)将具有稳定碳元素结构的小分子有机物作为基料,与有机质载体混合后水解,有机质载体包括腐殖酸、糠醛渣、植物油榨油渣、生猪粪、生鸡粪、植物残渣等;
(5)向水解后的混合物中加入光触媒后固氮处理,固氮后的物料经过高温干燥后达到含水量不超过50%;
(6)向干燥后的物料中加入膨润土和粘合剂,然后进行造粒,造粒过程中均匀喷入步骤(3)中生成的浓缩乳酸菌剂;
(7)造粒完成后,将颗粒状肥料送入低温干燥系统中干燥,干燥标准为含水率不超过15%,使微生物乳酸菌达到休眠状态,得到微生物光能有机肥。
具体的,步骤(5)中所述固氮是通过有机成分的鏊合作用将无机氮元素转化为有机氮以满足植物吸收的需求。
具体的,步骤(7)中所述干燥需使物料含水率降低到15%以下。
具体的,步骤(1)中所述氧化降解的步骤包括:
(11)把分选得到的有机生物质研磨成为浆体;
(12)用气泡发生器把臭氧变成具有高能量密度的微小臭氧气泡,将臭氧气泡通入水中生成高能臭氧水溶液;
(13)将高能臭氧水溶液与步骤(11)研磨成有机生物质浆体混合,并附加超声波协同氧化作用,促使有机生物质细胞快速氧化降解破裂,分解成具有稳定的碳元素结构的小分子有机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神州创宇低碳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神州创宇低碳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4488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