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肾结石的中药组合物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45131.7 | 申请日: | 2012-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726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张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群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9 | 分类号: | A61K36/8969;A61P1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肾结石 中药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肾结石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肾结石是我国石灰岩地区的多发病,属于中医“淋证”的范畴,是以小便不爽、尿道刺痛为特点,常以小便排出沙石为主症,中医称之为“石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根据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新的用于治疗肾结石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治疗肾结石的中药组合物,由如下按照质量份数计的原料组成:卜芥3~9,大黄2~10,川乌9~20,木瓜30~50,丹皮6~12,玉竹10~20。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上述中药组合物由如下按照质量份数计的原料组成:卜芥3,大黄9,川乌18,木瓜44,丹皮10,玉竹16。
本发明所述中药组合物可以制成汤剂,将各原料药清洗干净,干燥后,以水煎服,每日一剂,一剂可以煎煮两次,分早晚服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申请人多年与中药接触,见过多位患有肾结石的患者,深知其苦。虽然目前有一些中药颗粒剂也可以治疗肾结石,但据申请人了解,其效果欠佳。申请人经过多年钻研,偶然发现将常用于解毒退热的卜芥与其它几味药配伍后,在治疗肾结石方面有奇效,特将此方公开,以利于世。服用本发明中药制成的汤药的肾结石患者,可以在连续服用10~45天即可将大的结石溶解成小颗粒,进而排出体外。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来进一步解释本发明,但实施例并不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的限定。
实施例1
卜芥30g,大黄90g,川乌180g,木瓜440g,丹皮100g,玉竹160g,洗净晾干,以水煎45min,所得汤剂备用。
实施例2
临床观察肾结石患者200例,将患者按照肾结石颗粒直径大小进行分组,颗粒为5mm以下的为轻度症状组(50人),5mm~2cm之间的为中度症状组(100人),2cm以上的为重度症状组(50人)。
口服实施例1所得的汤剂,1日2次,连续服用10~45天。在服用10d,20d,30d,45d分别照一次B超,发现10d时,轻度组有23人结石已经不见,中度组有36人结石不见,重度组有2人结石不见;20d时,轻度组有10人结石不见,中度组有32人结石不见,重度组有8人结石不见;30d时,轻度组已无人检查出结石,中度组有19人结石不见,重度组有25人结石不见;45d时,轻度组无人复发,中度组有10人结石不见,重度组有14人结石不见。
统计:轻度组在治愈率为100%,中度组的治愈率为97%,重度组的治愈率为98%。
通过上述数据可知,本发明中药制成汤剂后,可以在短期内非常显著的使肾结石被排出体外,解决病人的困扰。
实施例3
使用实施例1制得的汤剂给药ICR小鼠,体重20~25g,雌雄各半,连续给药45d。
经预试,实施例1制得的汤剂毒性很低,测不出LD50,故对小鼠进行一日最大给药量测定。最大给药量为150ml/d,45天后观察无一例中毒死亡,全部健康存活,由此证明本发明所述组合物制成的汤剂对人体不会有毒副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群,未经张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451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轿车车轮锁杆
- 下一篇:一种防虫抗病型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