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变压器的冲击耐压试验方法及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45143.X | 申请日: | 2012-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219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李军浩;梁建锋;李彦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31/12 | 分类号: | G01R3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71004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变压器 冲击 耐压 试验 方法 及其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电压与绝缘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变压器的冲击耐压试验方法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电力变压器在电网中的作用举足轻重,耐压试验则是保证电力变压器安全运行的重要试验项目。随着我国特高压电网的发展,大容量、高电压等级的变压器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对于大容量、高电压等级的变压器,除了交流耐压试验之外,雷电冲击和操作冲击耐压试验也是非常重要的例行试验。
目前,即便是实施变压器的冲击耐压试验,其试验方法也多是在出厂试验时,通过外加试验电压等级所需的冲击电压来进行。然而,这种试验方法需要的冲击电压发生器存在设备庞大、代价高昂、结构复杂、难以操作等问题,从而导致这种试验方法难以被普遍应用。由此可见,现实中迫切需要一种方便、可靠,廉价的针对变压器的冲击耐压方法及其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出了一种用于变压器的冲击耐压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在所述变压器的低压绕组上施加低幅值冲击电压,其幅值最大值不超过试验电压的50%,且所述低幅值冲击电压使得所述变压器的高压绕组上感应出高幅值冲击电压;
步骤(2):调整所述低幅值冲击电压,使得其波形符合冲击耐压试验所要求的振荡型操作冲击电压的要求。
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用于实施上述方法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低幅值冲击电压发生器,变压器,和示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幅值冲击电压发生器连接在所述变压器的低压绕组上,所述变压器的高压绕组上连接一分压器,所述分压器还与所述示波器连接。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发明,特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针对本发明所公开的一种用于变压器的冲击耐压试验方法这一技术方案而言,其特征在于:
步骤(1):在所述变压器的低压绕组上施加低幅值冲击电压,其幅值最大值不超过试验电压的50%,且所述低幅值冲击电压使得所述变压器的高压绕组上感应出高幅值冲击电压;
步骤(2):调整所述低幅值冲击电压,使得其波形符合冲击耐压试验所要求的振荡型操作冲击电压的要求。
对于上述实施例而言,本实施例充分体现了本发明的核心思路:即通过变压器自身的感应来试验变压器的冲击耐压性能如何,而不依赖于其他复杂的、昂贵的、不便于移动的专用设备。就步骤(1)而言,其使得本实施例能够在初始的、低幅值冲击电压下对变压器进行初步的冲击耐压试验,本实施例以低幅值冲击电压的幅值最大值不超过试验电压的50%来进行,比如20%,30%,或50%,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出于在冲击耐压试验起始阶段采用一个较低的电压的缘故,以便在低幅值的情况下调整电压,观察试验情况,便于后期逐步提高电压幅值作更高电压下的冲击耐压试验,从而提高试验效率,减少所述低幅值冲击电压的调整次数,同时也能避免电压幅值过高带来的意外损坏;紧接着,步骤(2)是为了使得试验中的波形符合有关试验的要求,此处的试验要求可以是国家有关GB标准要求,也可以是国际有关IEC标准要求,还可以是出于探索新标准目的而采用的其他非标准要求。
优选的,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1)中的低幅值冲击电压通过低幅值冲击电压发生器获得,所述低幅值冲击电压发生器通过高压屏蔽线连接在所述变压器的低压绕组上。该实施例限定了低幅值冲击电压的来源和与低压绕组的具体连接方式。
优选的,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步骤(2)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逐渐将所述低幅值冲击电压的幅值最大值调整到试验电压的100%。该实施例则是明确了波形调整好后,针对具体试验的需要,低压绕组所施加的电压等级。
不局限于上述试验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了用于实施上述任一方法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低幅值冲击电压发生器,变压器,和示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低幅值冲击电压发生器连接在所述变压器的低压绕组上,所述变压器的高压绕组上连接分压器,所述分压器还与所述示波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4514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