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非导电孔隙模型的含油气饱和度评价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45937.6 | 申请日: | 2012-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434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李军;张超谟;王晓畅;张军;胡瑶;刘志远;路菁;于文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V3/38 | 分类号: | G01V3/38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毕升专利事务所 11218 | 代理人: | 郭韫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导电 孔隙 模型 油气 饱和度 评价 方法 | ||
1.一种基于非导电孔隙模型的含油气饱和度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首先依据岩石物理实验确定地层中非导电孔隙度及其所占总孔隙度的比例,然后利用基于非导电孔隙含油气饱和度评价方程确定储层的含油气饱和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非导电孔隙模型的含油气饱和度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利用密度测井资料与中子测井资料交会计算得到储层的物理总孔隙度φt;
(2)将储层孔隙划分为导电孔隙和非导电孔隙:把储层孔隙中能够通过电流的孔隙称为导电孔隙,把不能通过电流的孔隙称为非导电孔隙;
(3)通过实验确定非导电孔隙度φs及其与总孔隙度φt的比值Ri;
(4)确定储层的含油气饱和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非导电孔隙模型的含油气饱和度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所述步骤(3)具体如下:
通过岩石物理实验,确定储层的物理总孔隙度φt和地层电阻率因素Fr,然后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以总孔隙度φt为纵轴、以为横轴的图上,对图中的所述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得到回归直线,所述回归直线与纵轴相交,回归直线在纵轴上的截距即为所述非导电孔隙度φs;最后计算非导电孔隙度φs与总孔隙度φt的比值Ri: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非导电孔隙模型的含油气饱和度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具体如下:
利用下面的基于非导电孔隙含油气饱和度评价方程确定含水饱和度Sw和含油气饱和度Shr:
Shr=1.0-Sw
式中:A=Cw
B=-(CwRi+CBG)
Cw为地层水的电导率,CBG为背景电导率,Clog为测井电导率,α为孔隙空间的连通系数;
α的取值方法如下:在水层段读取电导率CLog,记为CLog100,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4593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磷化挂链板装置
- 下一篇:一种除油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