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食品废弃物和禽畜粪便的燃料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48243.8 | 申请日: | 2012-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991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李昌燮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昌燮 |
主分类号: | C10L5/42 | 分类号: | C10L5/42;C10L5/46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杨生平;钟锦舜 |
地址: | 韩国庆***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食品 废弃物 粪便 燃料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食品废弃物和禽畜粪便的燃料制造方法,更具体地说,涉及如下方式的利用食品废弃物和禽畜粪便的燃料制造方法:通过混合禽畜粪便、食品废弃物及废弃材料从而制备可用燃料。
背景技术
粪尿是指由消化器官排泄的大便和由泌尿器官排泄的小便等排泄物。
这样的粪尿中除水分之外还包含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此外还含有传染病菌、寄生虫卵等,因此从国民保健的角度出发对粪尿的处理是非常重要的。
尤其是,作为家畜粪尿的禽畜粪尿的处理方法,由于其设施庞大,负担重不易设置,且维护费用过大、不经济,因此发生很多随意排放的事例,导致严重的环境问题。
此外,在韩国家庭和餐饮业产生的食品废弃物的量庞大,为年410万吨。国家每年使用很多预算费用来处理扔掉的食品垃圾。
作为用于解决这样的食品废弃物的现有处理方法,一直采用如下方式:将废弃物加工成肥料进行使用、或者用作家畜饲料的再利用方式;以及,将废弃物填埋到填埋地的填埋、或者在焚烧场进行焚烧的方式。
这样的再利用方式的作用极其小,在全部食品废弃物处理中只能分担一小部分,这表明,剩余的垃圾一直通过填埋或焚烧进行处理。
通过填埋或焚烧的处理方式会带来二次环境污染,作为典型的例子,可以举出填埋引起的土壤污染及焚烧引起的大气污染。
结果是,禽畜粪尿和食品废弃物引起污染土壤和大气的环境污染所致的全部问题。
此外,对禽畜粪尿和食品废弃物采用多种方法处理,但存在处理所耗费用高的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韩国公开专利2005-28962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利用食品废弃物和禽畜粪便的燃料制备方法,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将家畜排泄的粪便和食品废弃物作为燃料再利用的利用食品废弃物和禽畜粪便的燃料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利用食品废弃物和禽畜粪便的燃料制备方法,其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不仅能够将家畜排泄的粪尿和食品废弃物作为燃料再利用,而且可以避免发生环境污染的利用食品废弃物和禽畜粪便的燃料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利用食品废弃物和禽畜粪便的燃料制备方法,其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将禽畜粪尿和食品废弃物作为燃料再利用,优化能效的利用食品废弃物和禽畜粪便的燃料制备方法。
解决课题手段
本发明的利用食品废弃物和禽畜粪便的燃料制备方法,包括:干燥步骤,加热并干燥禽畜粪便和食品污泥;粉碎步骤,在上述干燥步骤中经过干燥的禽畜粪便和食品污泥中,混合废木,进行粉碎;干燥混合步骤,在上述粉碎步骤粉碎的禽畜粪便、食品污泥和废木中,混合作为粘结剂的粘土和木炭,将该混合物边搅拌边进行二次干燥;以及,成型步骤,使用压缩机,对经过上述干燥混合步骤干燥的上述混合物进行压缩固化。
此外,上述混合物由如下物质组成:25-35重量%的禽畜粪便、25-35重量%的食品污泥、10-20重量%的废木、10-20重量%的木炭、以及剩余量的包括粘土在内的其他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物质量是相对于总量100重量%来计算的。
在上述步骤中,将上述禽畜粪便和食品污泥加热至80-200℃的温度,进行干燥,。
经过上述干燥步骤的上述禽畜粪便和食品污泥,其水分含量优选为15~28%。
在上述粉碎步骤中,将上述禽畜粪便、食品污泥和废木粉碎成0.5~10mm。
经过上述干燥混合步骤的上述混合物,其水分含量优选为1~5%。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利用食品废弃物和禽畜粪便的燃料制备方法,通过将禽畜粪尿和食品废弃物作为燃料进行再利用,具有如下经济效果:消除了处理禽畜粪尿和食品废弃物时产生的费用,并且优化能效。
本发明的利用食品废弃物和禽畜粪便的燃料制备方法,通过将禽畜粪尿和食品废弃物作为燃料进行再利用,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消除禽畜粪便和食品废弃物导致的环境污染而能够提供舒适的环境。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利用食品废弃物和禽畜粪便的燃料制备方法的顺序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利用食品废弃物和禽畜粪便的燃料制备方法的各步骤的示意图。
符号说明
S100::干燥步骤 S200:粉碎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昌燮,未经李昌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4824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玻璃钢内衬钢钎维卧式混凝土储罐
- 下一篇:一种停车辅助系统及其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