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云环境下即时通讯消息自溶解系统及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48323.3 | 申请日: | 2012-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210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2 |
发明(设计)人: | 邓玉辉;陈智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暨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29/08;H04L12/5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陈燕娴 |
地址: | 510632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境 即时通讯 消息 溶解 系统 方法 | ||
1.一种云环境下即时通讯消息自溶解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加密解密模块,负责对需要自溶解的即时通讯消息进行加密,或对自溶解消息中的密文进行解密;
秘密共享模块,负责使用秘密共享算法对加密密钥进行分解和重组,秘密共享模块把加密密钥K分解成n份子密钥;
密钥存储模块,负责调用DHT网络子模块,使用随机数生成器生成索引index,把子密钥存储到DHT网络或从DHT网络中取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云环境下即时通讯消息自溶解系统,其特征在于,对即时通讯消息进行加密时使用的加密算法为AES-CBC算法,密钥长度为128比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云环境下即时通讯消息自溶解系统,其特征在于,秘密共享模块使用的秘密共享算法为Shamir秘密共享算法。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云环境下即时通讯消息自溶解系统,其特征在于,密钥存储模块中存储子密钥的DHT网络为电驴子eMule Kad网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云环境下即时通讯消息自溶解系统,其特征在于,密钥存储模块中的DHT子模块将子密钥作为eMule Kad网络中的记事本类型数据进行存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云环境下即时通讯消息自溶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S1、系统的加解密模块对需要自溶解的即时通讯消息进行加密;
S2、系统的秘密共享模块负责使用秘密共享算法对加密密钥进行分解;
S3、密钥存储模块则把分解后的子密钥存储到电驴子eMul kad网络;
S4、在各个子密钥达到其生命周期之前,用户可以取回部分子密钥重组出加密密钥,然后解密加密后的即时通讯消息;
S5、在大部分子密钥的生存周期到达一定的时间后,由于电驴子eMul kad网络的动态特性,这些子密钥将从该网络中消失,使得加密后的即时通讯消息无法再解密,达到即时通讯消息的自溶解销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云环境下即时通讯消息自溶解方法,其特征在于,加密自溶解消息的具体步骤为:
(1)对于需要自溶解的即时通讯消息D,系统的加密解密模块将检查预先存储到DHT网络的密钥记录中是否有符合要求的密钥,如果有则直接使用预存的密钥K对消息进行加密得到密文C,然后执行步骤(4);否则系统一个随机生成的密钥K对消息进行加密得到密文C,然后执行步骤(2)操作;
(2)秘密共享模块将把加密密钥分解成n份子密钥,即k1,k2,…,kn,当拥有k份子密钥才可以重组还原出加密密钥K,其中k<n,然后执行步骤(3);
(3)密钥存储模块使用一个以L为种子的密码学安全的伪随机数生成器生成n个DHT网络的索引index:I1,I2,…,In,系统将(I1,k1,),(I2,k2),…,(In,kn)存储到DHT网络中的对应节点中,然后执行步骤(4);
(4)系统将(C,L,n,k)封装成一定的格式,称为自溶解消息,用户可以通过云服务将自溶解消息存储到云环境中。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云环境下即时通讯消息自溶解方法,其特征在于,解封自溶解消息包括下述步骤:
(1)对于接收到的自溶解消息,系统通初步解封自溶解消息得到(C,L,n,k),然后执行步骤(2);
(2)密钥存储模块用以L为种子的随机数生成器生成n个DHT网络的index:I1,I2,…,In,并使用这些index从DHT网络中取回子密钥,然后执行步骤(3);
(3)当取回的子密钥数大于或等于k时,就可以使用秘密共享模块重组出加密密钥K,然后执行步骤(4),否则无法解密密文C,数据完成了自溶解;
(4)用密钥K解密密文C,从而得到明文消息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暨南大学,未经暨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4832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换热装置及设有该装置的热泵机组
- 下一篇:混水装置及具有其的混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