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电缆封堵的托架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48379.9 | 申请日: | 2012-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457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刘国鹏;李军;孙艳飞;邢静;李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北京市电力公司;保定市仁和电力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1/26 | 分类号: | H02B1/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余刚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电缆 封堵 托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工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电缆封堵的托架。
背景技术
配电柜在变电站或配电站有着大量的应用,为便于配电柜内的电缆伸出配电柜,配电柜上会开设有的直径大于电缆直径的孔洞,为保证配电柜的密封性,防止外物进入配电柜内造成的设备的短路,在电缆从孔洞内伸出后还需对孔洞进行封堵。在现有技术中,封堵变电柜上孔洞的方法为在设备送电前,在配电柜内使用有机堵料对孔洞进行封堵,由于设备长时间运转或夏天温度过高时,封堵孔洞的有机堵料会因温度的升高而发生软化,进而发生有机堵料的掉落,使有机堵料失去封堵孔洞的作用,由于设备的运行,无法在配电柜的内部对孔洞进行重新封堵,仅能从配电柜下方(电缆夹层配电柜底部)采取临时封堵措施,但临时封堵措施不能长期运行,并且后期的维护工作量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用于电缆封堵的托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堵料在封堵孔洞时容易发生脱落而导致的孔洞封堵不严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电缆封堵的托架,包括:托板,托板上开设有避让电缆的避让通孔,托板具有相对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第一侧面上设置有沿托板边沿延伸的凸沿。
进一步地,托板包括两个相互连接的分托板,各分托板均具有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各分托板均具有半圆形缺口。
进一步地,在分托板的第二侧面上设置有弧形围挡,弧形围挡的两端设置有沿避让通孔的径向向外延伸的连接部,连接部上开设有连接孔,且连接孔的轴线垂直于避让通孔的轴线。
进一步地,弧形围挡连接在分托板的半圆形缺口处。
进一步地,弧形围挡、连接部和分托板为一体结构。
进一步地,分托板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台阶部,分托板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一台阶部扣合适配的第二台阶部。
进一步地,托板呈圆盘形,且托板的轴心线与避让通孔的轴线重合。
进一步地,分托板呈半圆形。
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托板上开设有用于穿设电缆的避让通孔,托板通过该避让通孔与电缆配合,两者之间紧密配合将托板固定在电缆上,同时,托板的凸沿抵顶在穿设电缆的孔洞周围的壁板上,托板的第一侧面、凸沿和壁板配合形成容纳堵料的空间,使托板对堵料产生承托力和约束力,即使堵料从孔洞处发生脱落,堵料的位置也不会发生变化,确保堵料对孔洞的封堵效果。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用于电缆封堵的托架的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托架的分托板的俯视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2的分托板的主视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3的分托板的A处的侧视示意图;以及
图5示出了图3的分托板的B处的侧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托架的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参见图1,从图中可以看出,本实施例的托架包括有托板,该托板由两个相随设置的分托板组成,每个分托板均包括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且每个分托板上均具有一个半圆形缺口,两个相互连接的分托板的半圆形缺口相对设置并形成圆形缺口,该圆形缺口形成了托板避让电缆的避让通孔,在托板在第一侧面上设置有沿托板边沿设置的凸沿13,本实施例的托板通过该避让通孔与电缆配合,两者的紧密配合将托板固定在电缆上,同时,托板的凸沿13抵接孔洞周围的壁板上,托板的第一侧面、凸沿13和壁板配合形成容纳堵料的空间,使托板对堵料产生承托力和约束力,即使堵料从孔洞处发生脱落,堵料的位置也不会发生变化,确保堵料对孔洞的封堵效果,以满足配电站安全运行的需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北京市电力公司;保定市仁和电力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北京市电力公司;保定市仁和电力安装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4837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