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溶液取样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49650.0 | 申请日: | 2012-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492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唐洲;李军秀;闫国真;杜长福;张世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凯力克钴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14 | 分类号: | G01N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溶液 取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取样装置,具体说是一种精细化工生产中适时监控物料状态的溶液取样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尤其是精细化工生产,需要适时监控各物料的状态,当物料进行合成、反应、浓缩、酸化、浸出等工序时,还需要监控各过程的反应体系的运行参数,但由于生产现场环境复杂,存在高温、高压、强酸、强碱等有毒、有害物料,在反应釜、贮槽、管路上开取样口通过人工取样,操作不方便,费时费力,存在料液喷溅伤人安全隐患。
现有专利号为200820117858.6公开的流动溶液集合取样装置,在主管道下方经管道连通至密闭容器中,在密闭容器侧壁中下位置设置取样阀,溶液由主管道从密闭容器上方进入容器内,打开取样阀即可对密闭容器中溶液进行取样,该装置避免了直接在管路上开取样口人工取样存在的隐患,但主管道内各时间的溶液流通量不均匀,溶液浓度参数不一致,且溶液由上方冲入密闭容器中,易形成溶液的脉冲流、气泡和降压,导致取样检测数据不准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紧凑,使用便捷、安全,能稳定取样,确保检测数据精度的溶液取样装置。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溶液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溶液进管、取样泵、流通池、取样阀和溶液出管,取样泵和流通池设置于外壳内,溶液进管由外壳外部经取样泵连通流通池底部侧壁,流通池中上部侧壁连通有伸出外壳外部的取样阀,流通池上部侧壁连通伸出外壳外部的溶液出管。
所述溶液进管与取样泵之间设有过滤器。
所述取样泵经缓冲罐连通流通池底部侧壁。
所述流通池内设有连接至外壳外部的在线检测装置。
所述流通池内设有多层迷宫式挡板,多层迷宫式挡板低于在线检测装置和取样阀,且高于溶液进管与流通池连通处。
该取样装置通过溶液进、出管与反应釜或贮槽相连,装置设置于外壳内,可以远离反应釜、贮槽进行取样并监测,减少溶液喷溅伤人的安全事故;取样泵入口的溶液进管上设有过滤器,能及时过滤溶液中的机械杂质;在装置内部设有缓冲罐能及时消除溶液的脉冲流、气泡、降压等效果;装置内部设有流通池,流通池上安装取样阀和在线监测装置,综合取样及在线监测在功能,及时反应当前所取样品的状况,同时还可以设置多个流通池同时监控多个参数,以便于监控反应过程中PH值、温度、溶氧、电导率等参数;流通池内设有迷宫式档板,能及时缓冲并消除溶液的冲击力,保护在线监测装置;通过溶液进管和取样泵将反应釜或贮槽内的溶液抽吸至流通池,再通过料液出管回流至外壳外的反应釜或贮槽内,可进行多次抽洗、回流循环以确保取样阀的溶液状态与当前反应釜或贮槽的溶液一致,进一步提高取样测试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中:外壳1,取样泵2,溶液进管3,过滤器4,溶液出管5,取样阀6,流通池7,在线检测装置8,缓冲罐9,迷宫式档板1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所示,一种溶液取样装置包括外壳1、取样泵2、溶液进管3、过滤器4、溶液出管5、取样阀6、流通池7、在线检测装置8、缓冲罐9和迷宫式档板10。溶液进管3依次经过滤器4、取样泵2和缓冲罐9连通至流通池7底部侧壁,流通池7中上部侧壁连通有取样阀6,流通池7上部侧壁连通溶液出管5,流通池7内设有在线检测装置8和多层迷宫式挡板10,多层迷宫式挡板低于在线检测装置和取样阀,且高于溶液进管与流通池连通处;过滤器4、取样泵2、缓冲罐9、流通池7设置于外壳1内,取样阀6设置于外壳1外,溶液进管3和溶液出管5均由外壳1外部连通至外壳1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凯力克钴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凯力克钴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496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