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核壳结构的纳米纤维固定化酶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49742.9 | 申请日: | 2012-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761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吴小梅;翟宗德;袁联群;徐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N11/12 | 分类号: | C12N11/12;C12N11/08;D01D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吴宝根 |
地址: | 20023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构 纳米 纤维 固定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核壳结构的纳米纤维固定化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疏水性高分子材料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中,超声振荡使其充分均匀溶解,形成浓度为8~10wt.%的纺丝溶液,作为壳层纺丝溶液;
所述的疏水性高分子材料为聚丙烯腈、醋酸纤维素、尼龙66、聚三亚甲基碳酸酯及聚ε-己内酯中的一种或任意两种组成的混合物;
(2)、将脂肪酶溶解于水中,超声振荡使脂肪酶充分溶解,得到浓度为0.02~1g/mL的脂肪酶纺丝液,作为核层纺丝溶液;
所述的脂肪酶为固定化南极假丝酵母脂肪酶、猪胰脂肪酶、圆柱状假丝酵母脂肪酶、米赫毛霉脂肪酶或Lipase AY 30脂肪酶;
(3)、将步骤(1)所得的壳层纺丝溶液和步骤(2)所得的核层纺丝溶液采用同轴静电纺丝装置进行纺丝,得到的纤维膜真空干燥后即得一种核壳结构的纳米纤维固定化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壳结构的纳米纤维固定化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 在于步骤(1)所述的壳层纺丝液中添加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聚乙二醇或聚乙烯吡咯烷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核壳结构的纳米纤维固定化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 在于步骤(1)所述的添加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聚乙二醇或聚乙烯吡咯烷酮的量按其在壳层纺丝液中最终浓度为0.1~1wt.%为准。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核壳结构的纳米纤维固定化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 在于步骤(3)所述的真空干燥过程控制温度为50~60℃。
5.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一种核壳结构的纳米纤维固定化酶的制备方法所用的同轴静电纺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同轴静电纺丝装置,包括注射泵、注射器A、注射器B、纺丝喷头、接地的接收板及高压静电发生器;
所述的注射器A和注射器B均由注射泵控制,注射器B是注射器A的容积的5倍;
所述的纺丝喷头为内部具有空腔的小正方体,小正方体在水平方向正中的位置上设有一入口及垂直方向正中的位置上通过的PE软管连接的另一入口,同时在小正方体上与水平方向的入口对应的另外一侧设有一水平方向的出口,其出口连有同轴喷头;
注射器A的注射针头与纺丝喷头在水平方向正中的位置上设有的入口相连,并保持水平方向穿过纺丝喷头的内部与设置在纺丝喷头另外一侧出口处的同轴喷头的内喷针保持水平等内径相连;
注射器B与纺丝喷头设有的另一入口即PE软管连接;
所述的纺丝喷头出口处的同轴喷头的外喷针的内径为内喷针的外径的2倍;
接地的接收板安放在纺丝喷头的出口处的同轴喷头的前方15cm距离处;
所述的高压静电发生器可提供10~15KV的电压,并作用于注射器A的注射针头并靠近纺丝喷头的位置;
所述的注射泵的流速为0.4~0.8mL/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未经上海应用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4974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以液压驱动泵供给燃料的车用液化天然气气化器
- 下一篇:口腔消毒抗菌含漱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