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网间文件安全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49765.X | 申请日: | 2012-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419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李杰;刘澎;姬海啸;宋波;肖国栋;樊磊;许振峰;王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
主分类号: | G06F17/30 | 分类号: | G06F17/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浩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276 | 代理人: | 刘云贵 |
地址: | 10086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文件 安全 发送 接收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网间文件安全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对于内外网络之间的文件传输的技术,主要是通过文件传输协议(File Transfer Protocol,FTP)、安全文件传送协议(Secure File Transfer Protocol,SFTP)、简单文件传输协议(Trivial File Transfer Protocol,TFTP)、超文本传送协议(hypertext transport protocol,HTTP)、中转站、Windows下的网络共享协议,E-Mail或者利用各种即时传输工具(IM)等直接进行点对点之间的网络传输;该技术传输速度和效率较高,但是相对的安全性较低。尤其是对于数据安全性要求较高的领域,现有技术无法达到既兼顾效率,又能实现较高的安全性的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无法同时保证传输效率和安全性的缺陷,提出网间文字安全传输方法及系统,用以实现安全、高效的无网络连接的文稿传输。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网间文件安全发送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获取待传输的任务文件;接着将所述任务文件所包含的字符进行编码,得到对应的编码值,形成编码文件,其中,所述编码值是由编码字符组成;然后根据预先配置的编码字符与色键的对应关系,将所述编码文件中编码值所包含的编码字符转换为相应的色键,然后以一屏幕显示一页编码值的方式,将编码字符对应的色键逐页显示在屏幕上,并同时在该屏幕显示预先配置的编码字符与色键的对应关系;最后发送所述屏幕显示的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网间文件安全接收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接收屏幕显示的信息,将所述屏幕显示的信息保存为图像文件;接着从所述图像文件中获取预先配置的编码字符与色键的对应关系,根据所述预先配置的编码字符与色键的对应关系,将所述图像文件的色键转换为相应的编码字符,得到编码值,形成编码文件;最后将编码文件所包含的编码值进行解码,得到对应的字符,形成结果文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网间文件安全发送装置,其包括:获取模块、编码模块、显示模块、发送模块。
其中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传输的任务文件;编码模块,用于将所述任务文件所包含的字符进行编码,得到对应的编码值,形成编码文件,其中,所述编码值是由编码字符组成;显示模块,用于根据预先配置的编码字符与色键的对应关系,将所述编码文件中编码值所包含的编码字符转换为相应的色键,然后以一屏幕显示一页编码值的方式,将编码字符对应的色键逐页显示在屏幕上,并同时在该屏幕显示预先配置的编码字符与色键的对应关系;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所述屏幕显示的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网间文件安全接收装置,包括:接收模块、转换模块和解码模块。
其中,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屏幕显示的信息,将所述屏幕显示的信息保存为图像文件;转换模块,用于从所述图像文件中获取预先配置的编码字符与色键的对应关系,根据所述预先配置的编码字符与色键的对应关系,将所述图像文件的色键转换为相应的编码字符,得到编码值,形成编码文件;解码模块,用于将编码文件所包含的编码值进行解码,得到对应的字符,形成结果文件。
本发明提供的网间文字安全传输方法及系统,通过将任务文件所包含的字符进行编码,将编码值转换为色键显示在屏幕上,直接传输屏幕显示的信息,而不是通过网络直接传输文稿,采用该技术方案,在兼顾效率的同时,保证了数据的安全性,实现了安全、高效的无网络连接的文稿传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网间文件安全发送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中屏幕划分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网间文件安全接收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4为校验码在传输过程中的生命周期图;
图5为本发明网间文件安全发送装置的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6为本发明网间文件安全接收装置的实施例的结构图;
其中,附图主要标记说明如下:
1 标志区
2 扩展区
3 图例区
4 内容区
5 结束区
10 获取模块
11 编码模块
12 显示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未经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4976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