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FYCO1基因突变检测特异性引物和液相芯片无效
申请号: | 201210250142.4 | 申请日: | 2012-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719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许嘉森;何嘉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益善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Q1/68 | 分类号: | C12Q1/68;C12N15/11;C40B40/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万志香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广州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fyco1 基因突变 检测 特异性 引物 芯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领域,涉及医学和生物技术,具体的是涉及一种FYCO1基因突变检测特异性引物和液相芯片。
背景技术
FYCO1基因称含FYVE和卷曲螺旋域1,英文名称为FYVE and coiled-coil domain containing 1,位于3号染色体3p21.31短臂上,具体位于3号染色体45959394到46037306碱基对之间。FYCO1基因突变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白内障发生的原因,被认为在晶状体的生物学变异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型先天性白内障的发病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有研究发现,该基因所合成的蛋白存在自我吞噬性,这是消除有害蛋白的一个必要过程。想要保持晶状体的健康,其上的细胞就必须不断地分解某些蛋白物质,研究人员认为,由于晶状体细胞在发育过程中失去了他们固有的细胞器,蛋白质就会在组织内产生非正常的聚集,这将有可能影响晶状体的透明度。总而言之,晶状体发育过程中的Fyco1基因与其健康相关,该基因的突变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型先天性白内障的罪魁祸首之一。
目前,FYCO1基因突变检测方法主要有:ABI 3730xl常规测序平台和荧光定量PCR技术,ABI 3730xl测序技术可以实现高通量检测,但灵活性不够,只能对检测结果做到定性分析,操作起来也非常繁琐,测序反应费时费力,荧光定量PCR技术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自动化程度高的特点,但也存在样品易污染、假阳性率高的缺点,且每次只能检测一种突变类型。
本发明目标检测的FYCO1基因突变位点,如表所示:
SEQ ID NO.29突变位点::A92G
ATGGGGATAGATGATAACACCTTCCTCATAGGACTGTTAGGAGGATTAAATGGGTAAATGTATGCAAAGTATTCAAAACAGAGTCGGCCACATTTTCAGCATTATTTAAATACATGCTGCTACTATTACCATTATTATTATGATCTAACTTTTATTTCATTTTAGTTTTTCCAAAGCTTGCAGTTACTGAAGTATGATATGCACTGCCAGAGAGAAGAAAATTGAG
SEQ ID NO.30突变位点:C57T
GCATGACTGGAGGAGCTGGTCAGGATCTCCGGGGGGTCCCCTGGCACCGACTCGCACGATGGCTGTGTACCTCCTTTTCCCAGGAGTACCTGAGGGCGTCACAGCCCGAGGATTCACAGGGCATGGCCAGTGCACCCAGCTCAGTCTCCAACATGCAGGGCCCTGGTGGGGCAGGGCAGAAAATCTCTCCACAGGCAGAAGTTGGAATCACCCCTGCCCGTGAAACTCTCCACAAGAGGCCTGTAGCCAACTGTGCTCCCAGGAGAGGCTGATGGTCTCCTGGGTGTTTAAACCTTTGGCAGAGCATCCCT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FYCO1基因突变检测液相芯片,该液相芯片可用于单独或并行检测FYCO1基因两种常见基因型A92G和C57T的野生型和突变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益善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益善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5014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制备饮料,特别是浓咖啡的包囊、机器、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方向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