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玻璃贴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50574.5 | 申请日: | 2012-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684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郭哲成;陈永坚;黄彦馀;林子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映视讯(吴江)有限公司;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7/00 | 分类号: | B32B37/00;B32B38/16;G02F1/1333 |
代理公司: | 上海宏威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0 | 代理人: | 金利琴 |
地址: | 215217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 贴合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贴合装置,更具体地说,是有关于一种玻璃贴合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面板为现今显示技术的主流。随着薄型化及可挠性的趋势,用来承载薄膜电晶体等元件的玻璃越做越薄。然而,虽然当玻璃薄到一定的程度时,可产生可挠曲的特性,但却会使得薄膜电晶体等元件不易设置在玻璃上。因此,通常在制程中间,可挠性玻璃放置会先被放置于一厚玻璃基板上,以便薄膜电晶体等元件的装设。
在传统的液晶面板的制造过程中,若欲在玻璃基板上贴附薄膜,一般利用溶液的涂布方式在玻璃基板上固化成膜。举例而言,可通过涂布离型层(debonding layer)和牺牲层(sacrifice layer)等方式,在制作过程中牢牢固定住薄膜与玻璃载体。然而,此技术必须利用溶液方能进行,不但必须额外负担溶液的成本,也有温度上的限制,较不适用于玻璃贴合玻璃的高温制程。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玻璃贴合装置,其无须使用溶液即可有效将可挠性玻璃贴合于玻璃基板上。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依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一种玻璃贴合装置包含一烘干设备、一承载台以及一压合载具。烘干设备用以烘干一超薄素玻璃以及一玻璃基板。承载台用以承载烘干后的超薄素玻璃及玻璃基板。压合载具用以沿着一固定方向将超薄素玻璃压合于玻璃基板上。
通过以上实施方式,本发明可利用烘干设备将超薄素玻璃与玻璃基板烘干,以利两者的贴合,再利用压合载具将超薄素玻璃压合于玻璃基板上,即可在无须使用溶液的情况下,达成玻璃贴合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用以阐述本发明所欲解决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及其产生的功效等等,本发明的具体细节将在下文的实施方式及相关图式中详细介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玻璃贴合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图1的玻璃贴合装置的局部剖面图;
图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玻璃贴合装置的立体图;
图4为图3的玻璃贴合装置的局部剖面图。
图中:
100:烘干设备;
200:承载台;
300:压合载具;
310:接触端部;
400:超薄素玻璃;
410:抬起部;
500:玻璃基板;
600:压合载具;
610:外表面;
700:缓冲垫;
A:固定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本发明。
以下将以图式公开本发明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了解到,在本发明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并非必要的,因此不应用以限制本发明。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已知惯用的结构与元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示意的方式绘示的。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玻璃贴合装置的立体图。如图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玻璃贴合装置包含一烘干设备100、一承载台200以及一压合载具300。烘干设备100用以烘干一超薄素玻璃400以及一玻璃基板500。承载台200用以承载烘干后的超薄素玻璃400及玻璃基板500。压合载具300用以沿着一固定方向A将超薄素玻璃400压合于玻璃基板500上。
通过本发明上述实施方式,超薄素玻璃400与玻璃基板500可预先被烘干设备100所烘干,再被压合载具300所压合,从而在无须使用溶液的情况下实现互相贴合的功能。
具体而言,超薄素玻璃400具有一抬起部410,此抬起部410可由机械或人工的方式拉起所形成,当压合载具300沿着固定方向A移动时,会向下施力给超薄素玻璃400,并使得抬起部410逐渐向下移动,直到抬起部410完全压合于玻璃基板500上,即完成超薄素玻璃400与玻璃基板500的贴合。在本实施方式中,超薄素玻璃400与玻璃基板500之间的空气可受到压合载具300的施力而被排除,超薄素玻璃400与玻璃基板500可利用两者之间的静电力紧密贴合,无须添加任何黏着胶材。
为利于图式的表达,于本图中,超薄素玻璃400已与玻璃基板500共同放置于承载台200上。应了解到,超薄素玻璃400与玻璃基板500可先被置入烘干设备100中进行烘干,再送到承载台200上由压合载具300进行压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映视讯(吴江)有限公司;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华映视讯(吴江)有限公司;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25057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压油调温系统及工程机械
- 下一篇:用于处理包装材料幅的处理装置